原麻首先經(jīng)過脫膠工程,除去韌皮中的膠質(zhì),使其單纖維相互分離,脫膠后的制品為精干麻。精干麻經(jīng)過長麻紡紗系統(tǒng)可得到純麻紗,其線密度一般為20.8~133.3tex(7.5~48公支)。為了提高細紗可紡支數(shù),可利用化纖(如滌綸)與苧麻長纖維混紡。其中,化纖的線密度為0.11~0.33tex(1~3旦),長度為76~102mm,通常加工10~18.5tex(54~100公支)滌麻紗。
1.脫膠
工藝流程以“二煮一煉”法為例。
原麻→折包扎把→浸酸→水洗→一次煮練→水洗→二次煮練→打纖→酸洗→水洗→脫水→精煉(粗特苧麻紗可不用)→給油→脫水→烘干→精干麻。
2.紡紗工藝流程
精干麻→軟麻機(同時給濕、加油)→分磅→堆倉→扯麻→開松→梳麻→皮圈式牽伸機→針梳→精梳→頭道針梳→二道針梳→三道針梳末道針梳→粗紗→細紗→后加工→苧麻紗。
精梳機上約有30~40%成為落麻,其纖維平均長度為22~38mm。目前,大多數(shù)苧麻精梳落麻與棉纖維混紡,混紡比例一般為麻55%、棉45%,常紡制31.3~100tex(10~32公支)混紡紗,其工藝流程一般可采用棉紡粗梳系統(tǒng),要紡更高支數(shù)的紗,則必須采用精梳。
有的工廠采用?絲紡紗系統(tǒng)加工精梳落麻與棉纖維或與其他纖維(如毛或化學(xué)纖維)混紡,一般可紡制31.25~250tex的混紡紗。
相關(guān)產(chǎn)品
相關(guān)采購
相關(guān)問答
相關(guān)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