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晚18:50,北京798·751園區中央大廳內,一場以“涅槃”為主題的時裝大秀在2025中國國際時裝周(春季)震撼啟幕。非遺苗族蠟染技藝傳承人、設計師成昊,以八年深居苗嶺的文化苦修與技藝革新,將千年蠟染圖騰與現代美學熔鑄于服飾經緯,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 作為2025中國國際時裝周(春季)·江服日系列第二場,本場發布秀再度掀起熱潮!
技藝革新:藍白交響中的時空對話
本季大秀以苗族蠟染為核心,通過材質、紋樣與色彩的突破性重構,實現非遺技藝的當代轉譯。材質上,設計師在傳統棉麻基礎上融入羊毛、羊絨等天然纖維,形成傳統與現代的“面料對話”。紋樣上,將苗族鳥圖騰與現代服裝結構相結合,東方十字裁剪與西方立體裁剪并用,突出傳統圖騰的現代美。色彩上,藍靛草多度浸染工藝淬煉出淺藍、靛藍、深藍的漸變層次,既保留植物染色的生態屬性,又以藍白對比呼應苗族“山魂水靈”的宇宙觀。結合蠟染冰裂紋的天然肌理,讓圖騰在藍調布帛上立體化重生。
文化轉譯:鳥圖騰的都市敘事
“涅槃”不僅取意鳳凰浴火,更源于苗族古歌中鳥圖騰的基因密碼——丹寨苗人自稱“嘎鬧”(即鳥的部族),以百鳥衣、蠟染紋記載著蚩尤部落的原始信仰,是祖先與自然契約的密語,是族群在遷徙長路上鐫刻的《無字史書》。
畫眉、錦雞、鹡宇鳥……設計師將苗族的鳥圖騰進行拓撲變形,在現代秀場舒展羽翼。那些看似隨機的留白,暗合苗族"山有魂,水有靈"的宇宙觀;刻意為之的不對稱感,對應著蝴蝶媽媽創世神話中的陰陽平衡。每道褶皺都成為連接祖先與現代的媒介,每件衣裳都成為行走的文明火種,在模特轉身的瞬間,完成千年文明記憶的觸碰,續寫未竟的重生史詩。
精神涅槃:八年苗嶺苦修傳承非遺
設計師成昊扎根貴州山區八年,與寧航蠟染工坊的畫娘共執蠟刀,從蜂蠟流動的物理過程中汲取非遺精髓。這場“精神涅槃”不僅是對技藝的傳承,更是一場當代藝術家與古老文明的靈魂共振。秀場服飾的每一道褶皺、每一寸紋路,都封存著苗疆文化的感悟——蠟刀刻下的鳥羽圖騰,是設計師創新與苗家阿媽肌肉記憶的相遇,是古老圖騰與當代美學發生的奇妙“聚變”。
當霓裳的拖尾掠過T臺,仿佛蚩尤時代的玄鳥,沖破現代思維的禁錮,拖著靛藍色的軌跡,在都市天際線書寫新的“遷徙古歌”。正如成昊所言:“服飾應成為行走的文明火種,讓千年非遺在都市語境下完成重生。”
可持續未來:從非遺保護到生態閉環
“涅槃”系列亦踐行綠色可持續理念。品牌通過藍靛草天然染色減少化學污染,開發可降解羊毛復合面料,采用“多次浸染”技術降低水耗,將蠟染廢料轉化為文創教具,形成“生產-教育-再生產”公益循環。成昊更與寧航蠟染工坊合作,以訂單式保護傳承畫娘技藝,并將銷售利潤反哺苗嶺生態修復,構建從文化存續到自然再生的立體體系。
當最后一件以百鳥衣為靈感的壓軸禮服劃過T臺,現場掌聲如潮。這場大秀不僅是非遺蠟染的時尚覺醒,更印證了中國設計師以衣載道、激活傳統文化當代生命力的可能。正如中國國際時裝周所倡導的“賦”之精神——成昊以“涅槃”賦予非遺技藝新生,賦能東方美學的全球表達,更賦構起傳統與現代交響的生態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