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17日,2024年紡織行業縫紉工(服裝制作工)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決賽在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成功舉辦。
本次競賽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國紡聯”)、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全國委員會聯合主辦,中國服裝協會、中國財貿工會浙江省委員會、溫州市總工會、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共同承辦。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謝青在致辭中表示,服裝行業作為基礎性消費品行業,正面臨著消費升級、市場細分、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新局面。服裝制作工作為一線產業力量,不僅需要掌握傳統工藝,還需要緊跟時代步伐,掌握新材料的應用、數字化生產技術及綠色環保理念,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要求。
溫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張洪國表示,溫州紡織服裝行業龍頭企業集聚、產業鏈優勢突出,是國內五大服裝產業集聚區之一。此次競賽的舉辦將進一步在溫州導入全球優質資源、傳遞先進理念,助力溫州打造產業鏈高度協同、新產品集中發布、新技術示范應用的時尚產業高地。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校長鄭信軍介紹,溫州職業技術學院設計學院所在的甌海校區是甌海區人民政府與學校合作共建的校區,學院立足溫州時尚產業沃土,突出時尚化、數字化、國際化,不斷深化全國鞋服數字化產教融合共同體的建設,不斷為鞋服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社會服務等方面注入新的動力。
中國服裝協會副秘書長兼會員部主任趙雅彬表示,本次競賽為選手們搭建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將進一步推動我國服裝行業縫紉工(服裝制作工)人才隊伍的建設,破解當前我國服裝行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縫紉工(服裝制作工)崗位招工難、用工難的瓶頸,滿足我國服裝行業對縫紉工(服裝制作工)技能素質的新要求。
據了解,本次競賽歷經5個月的初賽與選拔,最終有來自北京、河北、遼寧、吉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湖南、廣東、重慶、四川、甘肅、新疆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代表隊的91名參賽選手參加了決賽。
本次競賽決賽為現場考評,以《縫紉工國家職業標準(2021年版)》高級工及以上的知識和技能要求命題,考核內容由理論知識考試和實際操作考核兩部分組成。
作為本次競賽的總裁判長,北京服裝學院科技處處長、博士、教授王永進表示,各位參賽選手們出色且高質量地完成了競賽規定的成衣制作,充分展現了我國優秀的服裝制作工所具備的高超操作技能和理論知識水平。競賽全方位展現了我國服裝行業在生產領域較高的技術能力和水平,同時也進一步在服裝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突出展示了工匠精神在引領行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紡聯紀委書記王久新在閉幕式總結發言中表示,我國服裝產業正處于深度調整轉型期,正在經歷從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的轉型過渡。職業技能競賽也要緊跟時代步伐、把握時代紅利,充分認識到以人才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
溫州服裝商會秘書長陳琦翔表示,溫州時尚產業的技術人才隊伍,以其結構合理、技術優良、精益求精的獨特優勢,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多年來,在各級主管部門及行業商協會的支持下,溫州涌現了一大批技能工匠,為溫州服裝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保障。
溫州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胡長虹表示,在本次競賽上,參賽選手們切磋技藝、交流經驗、比學趕超,賽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展示了精湛的職業技能和飽滿的精神狀態。
中國紡聯人力資源部人事處副處長江海華表示,各位參賽選手要繼續發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創造新業績。同時,號召全國紡織行業的廣大職工向優秀選手學習,樹立勞動光榮、技能成才的觀念,使我國紡織行業高技能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為建設紡織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來自雅戈爾服裝制造有限公司的史秀霞獲得大賽總成績第一名。蔡廷漢、楊松獲得本次競賽總成績第二、三名。支彥如、高花、李梅獲得本次競賽總成績第四至六名。
蔣愛喜、林雪波、史秀霞獲得本次競賽單項實際操作考核男襯衫制作前三名,蔡廷漢、王華、張勇獲得單項實際操作考核男西褲制作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