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ChatGPT的強勢崛起和火爆“出圈”引發了一場革命性的浪潮,這股浪潮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為核心,席卷了各行各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與變革。ChatGPT的出現,不僅展示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強大潛力和無限可能,更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契機和互動方式。
6月19日,由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主辦,藝術與設計雜志社、民進北京市委文化藝術委員會承辦的北京國際藝術出版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作為第三十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的一項重要活動,此次論壇緊密圍繞主題“紙之路”,邀請到中外藝術出版領域的專家、從業者以及藝術院校的學者,以國際化的視野,共同聚焦中西字體以及AI新技術與藝術出版產業的發展、創新,全方位深入探尋藝術出版業的發展趨勢、技術創新及其應用。
在“AI以及社交媒體環境下的藝術出版”主題分享環節中,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人工智能學院教授沈陽以“AIGC的哲學與應用”為題,從人與AI認知的根本區別講起,科普了AI運用的基本常識。他分享了自己利用AI技術制作繪畫、微短劇、音樂經驗,同時他倡導實現“零知識啟動,高知識生產”的AI應用理念。
在分享設計與AIGC的結合時,他以“綠翼#東方”第十三屆大浪杯中國女裝設計大賽為例講到:“中國服裝史上第一次由AI設計服裝,對接工廠制造出來,再由模特穿著走上全國大賽T臺走秀。”沈陽教授將“大浪杯”的這一創新舉動稱之為“改變中國服裝史的‘GPT時刻’”,這一時刻把潛在有變成可以有,把可以有制造出來,變成實際有。
事實上,沈陽教授所提及的“改變中國服裝史的‘GPT時刻’”,是第十三屆大浪杯中國女裝設計大賽聯合清博元裳共同打造的,其開發的AIGC服裝設計大模型針對“綠翼#東方”這一主題進行了創意設計,并制作成衣落地為觸手可及的作品在決賽現場演繹。
當前,服裝行業大踏步地走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數字技術的快速迭代為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更廣闊空間。在這一背景下,“大浪杯”可以說是真正地將虛擬與現實完美融合,不止運用“AI設計師”實現潛在可能性到實際落地性的轉化,在今年三月的大浪杯決賽現場,大賽在各個環節中緊跟AIGC風潮,將虛擬視覺藝術全面融合盛典的細節之處,引人入勝的沉浸式感官體驗貫穿全場。
入場前,門口的AI打卡彷佛成為決賽觀眾進入虛擬世界的身份識別。當觀眾落座后,館內電子屏上的仿真羽毛裝飾元素歡快地擺動,觀眾們也好似微風拂面,自在愜意。
盛典伊始,出道滿一年的“大浪杯”虛擬代言人WAVE的出場,便瞬間抓取了所有在場觀眾的注意力,在清博元媧技術的加持下她變得優雅靈動,無論是聲音與口型的自然吻合,還是動作與腳本的精準同步,都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逼真感。她以流利的言辭和優雅的舉止,成為現場第三位主持人,與現場觀眾充分互動,用她的實力和魅力證明了虛擬技術的無限可能。
在璀璨的燈光映照下,20組選手的80套作品在模特的穿梭下于多面超大鏡子與異形LED屏之間穿梭、若隱若現,燈光的折射與實時變動的畫面更是形成如夢似幻的超現實體驗。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異形LED屏上展示的畫面也是借助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神奇力量,秀導團隊將參賽選手入圍的設計效果圖,通過ChatGPT等先進技術將設計元素進行解析與重構,最后賦予其新的光彩呈現。
目前,“大浪杯”女裝設計大賽已成功舉辦十三屆,自2011年創辦以來,作為國內唯一持續以“東方”為設計主線的服裝設計大賽,始終致力于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時尚的結合與傳播,大賽通過不斷創新,從多元業態、曝光渠道與流量賦能等方面持續賦能中國原創設計,已成為國內服裝設計領域的綜合資源平臺。
作為廣東省首批特色小鎮創建示范點、世界級時尚小鎮創建試點、粵港澳大灣區唯一時尚特色小鎮,大浪時尚小鎮有著“中國女裝看深圳,深圳女裝看大浪”的美譽。“大浪杯”中國女裝設計大賽已然成為大浪時尚小鎮的一塊金字招牌,每一次亮相都吸引了眾多時尚人才、企業匯聚小鎮、落戶小鎮、建設小鎮,大賽為國內外服裝設計英才搭建了一個集合展示、發展、提升、對接等多功能的廣闊平臺,持續不斷地為小鎮服裝產業發展積蓄動能,并通過人才對接和品牌賽事的影響力,成為大浪時尚小鎮轉型升級的助推器。
“讓大賽不止于大賽”是“大浪杯”中國女裝設計大賽一以貫之的口號,更是用實際行動踐行的目標。未來,“大浪杯”不僅將繼續致力于挖掘和培養更多優秀的設計師人才,還將持續探索創新人工智能與服裝設計的更多可能,助力推動時尚產業的跨界融合與創新發展。大浪時尚小鎮也將加速時尚與數字的碰撞,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率先樹立全國領先的“數字+時尚”產業發展新標桿,建設現代時尚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并將龍華大浪成熟的數字化轉型經驗在全市乃至全國范圍內進行復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