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瑜伽休閑服公司 Lululemon(露露樂蒙)宣布了一則重大人事變動:其首席產品官Sun Choe將正式離職,尋求其他的工作機會。公告發布后,Lululemon的股價于第二日下跌7.8%,市值損失接近30億美元,凸顯出市場對于此次變動的敏感和擔憂。而更令人關注的是,Lululemon的股價自2024年初以來已經累計下跌了近41%。
從2023年開始,瑜伽“平替”品牌在市面上大量涌現,槍頭直指Lululemon。不僅有VFU、粒子狂熱(Particle Fever)、MAIA ACTIVE等瑜伽新品牌脫穎而出,“老玩家”們也加入了這個嶄新而競爭激烈的賽道:迪卡儂推出云感健身褲和微笑塑型褲,Nike、Adidas、李寧、迪桑特等運動品牌,均推出了瑜伽系列服飾。這讓Lululemon曾經的“瑜伽圈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回顧Lululemon2024年以來的表現,雖然業績數據看似亮眼,但股價的下跌趨勢卻不容忽視。自年初至今,Lululemon的股價已跌去近41%,成為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 Index)成分股中表現最差的股票之一,足以引起投資者的警覺。在這樣的背景下,首席產品官的突然離職無疑給公司的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對此,Lululemon的首席執行官Calvin McDonald卻表示:“除美國以外,我們的業務仍然強勁!彼脑捳Z中透露出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確實,從全球范圍來看,Lululemon的業務依然在穩步增長,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其增速更是令人矚目。
面對全球市場的復雜多變,Lululemon也在積極尋求新的增長點。今年以來,專注女性瑜伽賽道的lululemon加速向大眾運動品牌發起挑戰。先是加大男士產品投放比例,再是接連開拓跑步、高爾夫、網球等更細分、更專業的裝備商品。今年第一季度,Lululemon推出男士鞋履系列,并在北京開出中國首家男裝獨立門店,這也是其在亞太地區的首家獨立男裝門店。這一策略旨在拓寬產品線,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不過,有市場分析師對此表示擔憂。他們認為,Lululemon在全品擴張的過程中需要警惕陷入“多元化陷阱”。所謂“多元化陷阱”,指的是專注單一特色人群的品牌在增長期可能會失去核心客戶,而新品對業績的拉動作用又不及預期的現象。這對于任何一個品牌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
Lululemon高爾夫系列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市場,Lululemon已經開始了產品價格的下探和市場定位的調整。以往售價高達千元左右的瑜伽褲,現在在天貓旗艦店的價格已經下探到四、五百元。同時,Lululemon的用戶群體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從最初的瑜伽愛好者逐漸擴展到更廣泛的大眾人群。這一系列變化顯示出Lululemon正在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努力拓展新的客戶群體。然而,如何在保持品牌特色的同時實現全品類擴張、如何在價格下探的同時保證產品質量和品牌形象,這些都是Lululemon在未來發展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