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太平鳥發布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
一季度,太平鳥實現營業收入18.06億元,同比下降12.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9億元,同比下降26.92%;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8億元,同比下降39.22%。2023年末,太平鳥存貨周轉天數為183天,而同時期森馬服飾為159天、安踏為123天、李寧63天。
在今年一季度,太平鳥僅新增39家門店,關閉99家,凈減少60家門店。
實際上,從2022年開始,太平鳥大量關閉門店,具體來看,2022年公司關閉了1619家門店,同時新開了1076家,凈減少543家門店。到了2023年,公司關閉了1312家門店,僅新開了372家,凈減少940家門店。
根據過往多個季度財報信息,太平鳥業績長期處于波動狀態。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太平鳥凈利潤同比下滑72.73%;扣非凈利潤則為-2684萬元。而在2023年的四個季度中,太平鳥的營收多處于下滑狀態。
聯名失效
與當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2020年前后,依托瘋狂聯名、快速出新等策略的太平鳥一路高歌猛進。
根據財報信息,僅2020年全年,太平鳥就與50多款IP進行聯名推新。投研平臺隱馬數研曾于2020年6—8月對太平鳥女裝天貓旗艦店進行監測,顯示店鋪月均上新超過1740款,在售SKU均值超過6000個。ECdataway數據威的數據顯示,2021年3月太平鳥女裝天貓旗艦店在售SKU均值超過4000個,且該店鋪幾乎每日都會上新,高峰期時一天上新SKU近百款。
四大品牌營收全部下滑
公司近八成收入來自PEACEBIRD品牌,從一季度各品牌表現來看,旗下四大品牌營收出現集體下滑。而女裝品牌下滑程度較男裝和童裝更為劇烈,其中PEACEBIRD女裝營收6.51億元,同比下降12.98%;毛利率減少了7.38個百分點。LEDiN少女裝營收1.35億元,同比下降37.5%,毛利率減少9.64個百分點。PEACEBIRD男裝營收7.7億元,同比下降5.64%;Mini Peace童裝營收2.27億元,同比下降9.18%;其他營收1476.47萬元,同比下降56.37%。
關于業績下滑,太平鳥在財報中給出的解釋為:“主要系本期營業收入及銷售毛利率同比下降,帶來銷售毛利減少。”
降本增效之外
經歷了“快”帶來的甜頭與“反噬”,當下的太平鳥對于自身發展的洞悉更加明了,2023年開始,太平鳥進入降本增效改革中。
這一年,太平鳥進行大范圍關店控費。根據財報數據,2023年太平鳥全年凈閉店940家,經營費用同比下降9%左右。
基于降本增效,2023年,太平鳥凈利潤實現了增長,這一年,太平鳥凈利潤為4.22億元。太平鳥也將其歸結于降本增效帶來的影響。
來到2024年,太平鳥的降本增效在繼續,但效果卻并不明顯。今年一季度,太平鳥延續上述策略,旗下品牌凈關店約60家,銷售費用減少12%,管理費用減少18%。不過太平鳥還是出現營收凈利潤下滑的局面。
獨立時尚觀察員伍岱麒分析認為,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取的,畢竟當前零售業的業績都面臨壓力,受到線上平臺影響大,故此降低營銷費用,關閉效益低的門店,提高凈利潤還是較有效的方法。但對企業來說,想要長期穩定發展,只憑借降本增效難以支撐。作為服裝頭部品牌,除了節流,還需要推動全渠道運營能力的提升。在線上電商運營和線下實體運營兩套不同體系下,如何率先推動服裝品牌實現線上線下互聯互通全渠道運營模式,這不僅是品牌效率與效能的突圍,也是服裝行業的突圍,真正實現全品牌、全產品、全渠道、全營銷、全服務、全用戶的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