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棄名牌包包,重新拎起各種材質的手提袋,成為時下部分年輕消費者的新選擇,造就了獨特的手提袋文化。如今,人們開始追求簡約、共享的消費生活,消費者的“非物質性消費意愿”得以提升,他們不再盲目追求品牌,而是推崇簡單低碳的生態型生活。
突然間,“深圳市包”火了。這可不是什么世界大牌或中國名牌,而是各種手提袋——帆布袋、紙袋、奶茶袋等,因被太多深圳市民拎著高頻出現在各種場所,而被命名為“深圳市包”。
很多初來深圳的朋友感到奇怪,街道上、地鐵里、書店中、影院里,少見背著大牌包包的年輕人,但手拎布袋、紙袋的人隨處可見。從黃貝嶺到崗廈北地鐵樞紐,從紅山到南山科技園,無論是早高峰通勤路上,還是車水馬龍的CBD樓下,“含袋量”都很高,材質不同、色彩各異的袋子,就是深圳人的“本命袋”。
類似“深圳市包”的各種手提袋,在北上廣等大城市的年輕人中也頗為常見。一些大城市街頭, “務實”的袋子隨處可見,大多都是奶茶包裝、購物紙袋、會議帆布袋,主打的就是實用和百搭。手提袋能裝耐臟抗造、可手提可肩背,有的還有保溫涂層,能夠跨越性別和年齡,有的小伙伴還在上面吊掛上卡通配飾,顯然不是偶爾才用。
除了手提袋,當下不少年輕人不管月入幾何,都生活得更加松弛隨意,本著“該省省該花花”的消費心理,大T恤、洞洞鞋、帆布袋基本是他們的標配。這些簡單務實的單品,成了消費“風向標”。
拎手提袋成為一種風尚,也與當下簡約、共享的消費觀念有關。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主打“該省省該花花”的消費理念,不再為了面子盲目追求大牌,更加關注自己的真實需求;不愿為品牌高溢價買單,更加注重產品的性價比和實用性;不再需要省吃儉用買奢侈品為自己“裝點”,更愿意花在真正熱愛的事物上,讓精神世界充盈。務實的消費選擇,不僅反映了這屆年輕人“活得更明白”“活得更自信”,實則也是盲目追捧、狂熱消費后的理性回歸,人們發現,奢侈品的苛刻和挑剔可能與日常的生活場景并不適配,舒適隨性才是生活的理想狀態。
“深圳市包”火了,還引爆了上游的紙袋生產商。2023年5月末,福建一家紙制品包裝研發、生產和銷售企業南王科技,正式開啟股票申購。招股書顯示,南王科技2022年實現營收10.54億元,僅食品包裝就賣出了超過50億個。
與此同時,這一消費心理被商家和企業及時捕捉,具有個性和設計感的帆布包、手提袋被不斷投入消費市場、會議活動中,隨后出現在大街小巷。簡約低碳的消費趨勢,通過小小的手提袋,給行業經濟和社會觀念帶來積極影響。在此過程中,行業商家實現盈利,品牌商借此擴大和延伸品牌價值,消費者則享受到了實惠。期待更多簡約低碳的生活方式成為時尚,長久地潤澤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