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發布公告,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結束,共收到有關單位和專家提名的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29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22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720項。
通過形式審查合格予以受理的29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21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709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在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 公布。
該平臺要求,公示的具體名單僅供查看,不能轉載發布。
記者查看了解到,技術發明獎評審組、科技進步獎評審組與往年相比有較大調整。在技術發明獎評審組中,以前的輕工紡織組和化工組合并成化工與輕紡組;在科技進步獎評審組中,輕工組和紡織組合并成輕工紡織組。受理的項目并未公布提名等級。
記者還注意到,在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受理名單中,除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作為提名者的項目外,也有地方作為提名者的紡織項目在列。
據了解,去年12月,國家科技部印發《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辦法》,在突出提名導向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一是強調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應當堅持“四個面向”,與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緊密結合,加強對自然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激勵,鼓勵前沿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性技術研究,強化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的支持。二是強調創造性貢獻。提名者應當提名真正作出創造性貢獻的科學家和一線科技人員,僅從事組織領導、行政管理或輔助服務的人員不得作為國家科學技術獎候選人,擔任項目負責人、項目首席科學家等領軍技術專家的除外。
在提高提名質量方面,提出合理控制提名規模。要求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和組織機構建立規范的遴選機制,注重質量,好中選優,限額提名。有關部門原則上在本部門、本系統范圍內提名,地方政府原則上在本地區范圍內提名,組織機構原則上在本學科、本行業范圍內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