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相關媒體實地走訪發現,輕奢包袋品牌MICHAEL KORS在北京接連關店。
原本位于朝陽大悅城一層的MK目前已被“老錢風”品牌拉夫勞倫取代。朝陽大悅城相關負責人表示,MK撤場是由于商場招商的調改升級,屬于正常的品牌調整。雖未透露具體的調整標準,但商場方表示未來會為MK重新尋找合適鋪位。
無獨有偶,MK位于北京apm商場一層的門店目前也已圍上了Coach品牌的圍擋,對于該商場MK品牌更換為Coach的原因,記者聯系了商場方求證,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回復。
今年年初,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更新換代的過程中,MK還曾關閉了位于三里屯太古里的雙層門店,該門店地理位置優越,位于太古里南區面向工人體育場北路入口處的主通道邊,臨近阿迪達斯、星巴克和Gentle Monster旗艦店。據MK官網信息顯示,目前品牌在北京的正價精品店僅有3家,分別位于西單大悅城、漢光百貨以及王府井百貨大樓。
作為輕奢品牌,MICHAEL KORS曾經風光無兩,火極一時,曾邀請楊冪代言,成為眾多年輕人的第一只輕奢首選包。但隨著消費以及流行趨勢變化,MICHAEL KORS價格不低,且又沒有奢侈品包袋的保值優勢,近年逐漸式微。
財報也能窺見一斑,在截至9月30日的2024財年第二季度內,Michael Kors收入下跌8.6%至8.79億美元,而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收入下跌1.9%。業績也拖累了母公司Capri集團本季度內總收入同比下跌8.6%至12.9億美元,股價從2023年開年至今累計下跌14.75%。
實際上,整個輕奢行業都出現了或下跌或增速放緩的情況,比如與Michael Kors同一集團的Kate Spade,跌幅雖然低于前者,但收入也下跌6%至3.03億美元。
另一家輕奢手袋品牌Furla在北京也只剩兩家門店。隨著輕奢品牌集體陷入困境,快速增長時代也成為了過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