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2023年首屆四川戶外紡織服裝時尚生活節在成都開幕。活動聚集60余家省內外知名的戶外服裝、戶外鞋帽、戶外裝備、戶外食品、適老用品等類型企業,200余種展品現場展銷。
紡織服裝產業是四川傳統優勢和重要民生產業,已初步形成從紡紗織布、印染后整理到服裝家紡的全產業鏈。目前,四川行業規模居西部第一,是全國最大的優質繭絲生產基地,工裝市場份額占全國三分之一。
抱團發展,從代工向產業鏈下游延伸
“這是什么牌子的?”上午10點,展銷活動在成都府河攝影公園拉開帷幕,沖鋒衣、滑雪衫、羽絨服等各類服裝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駐足。選購的人都不約而同提到品牌的問題。
買衣服看品牌是不少消費者的購物習慣,通過品牌往往可以判斷衣服的品質、風格以及價位。但現場展銷的品牌,現場消費者都比較陌生。
“我們一般不做零售,以代加工和團體服飾為主。”記者連續詢問了三家展商都得到了相同的答案,其中不乏知名品牌代工企業。
“這是我們第一次走向零售市場。”成都圣斯龍服飾有限公司的展區前擠滿了前來試穿的消費者,展區負責人介紹,由于一直做代加工業務,公司的產品主打的就是性價比,希望通過這次機會展示自己的工藝和技術,未來也會考慮自己做品牌。“代加工是掙辛苦錢,有自己品牌才能提升附加值。”
現場,今年9月剛剛獲得“中國戶外紡織服裝名城”的渠縣開辟了專區展臺,當地的部分服裝企業組團參展。
展區集中,產業發展也呈現聚集態勢。前不久,在行業協會的引導下,渠縣30余家戶外紡織服裝鏈條企業共同成立了四川川紡聯服裝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商業大平臺,抱團闖市場。前不久該公司已經拿下某品牌20萬件服裝代工訂單;還拿下了國外某戶外服裝品牌的中國代理資質,可以實現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鏈條經營。
瞄準高端面料,服裝走起“黑科技”路線
“我們生產的防曬服,每件的重量50克,跟一顆雞蛋差不多。”在四川舒意貿易有限公司的展區,一款今年剛上市的防曬衣產品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展區負責人介紹,這款產品之所以能夠做到輕薄是因為面料的特殊性,在聚酯纖維布料的生產中添加了防曬功能的原材料,然后將聚酯纖維顆粒拉絲紡線,最終制成成衣。“防曬衣的每根絲線都具有防曬功能,而不是添加涂層,所以比傳統涂層工藝的要輕薄,防曬效果也更好。”
衣服的布料來自東材科技,這是位于綿陽的一家新材料企業,重點發展的是光學膜材料、環保功能材料、先進電子材料等系列產品。把功能性新材料應用到服裝面料,為服裝這一傳統產業找到發展新路。
瞄準高端布料,給衣服增加“黑科技”正在成為服裝產業升級的新風向。
在時尚生活節現場,不少面料企業紛紛秀出科技力量。除了東材科技,延京紡織還帶來一款可持續發展面料,采用功能化復合多孔材料,實現“可呼吸”的防水透氣功能。
四川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我省將繼續深入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行動,持續推動紡織服裝行業轉型升級,在綠色纖維攻關、產品創新研發、自主品牌建設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