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更多企業投身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革,向轉型升級要效益,印染產業才能迎來新生。
紹興坐擁全球最大的印染基地,其產能占全國40%、全省60%。但粗放型的生產模式,讓印染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患上了高排放、高污染等疾病,企業利潤逐年下降,環境壓力不斷加劇。以往,印染污水大多以生化處理為主,最常見的是“堿中和”方式,但處理成本較高,效果也不甚理想。如何使印染污水處理更加經濟高效,一直是堿減量廢水處理的主要技術難點。
幸運的是,紹興綠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攻克了這個技術壁壘,自主研發的酸性廢水綜合處理技術,不僅變廢為寶,讓難以處置的酸洗廢水得到重復利用,還能“節能降耗”,大大減少堿的消耗以及對環境的污染,可謂是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的“法寶”。
誠然,酸性廢水綜合處理技術能讓印染污水達標排放,但購買污水處理劑原料需要成本。對于印染污水,既要依靠技術處理,更要重視源頭減排,只有發動更多企業投身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革,向轉型升級要效益,印染產業才能迎來新生。
綠色化改革是印染產業在新一輪發展中應對挑戰、實現全新發展的重要路徑。印染企業要建立印染污水近零排放關鍵技術體系,加快印染污水近零排放項目升級改造步伐,實現印染污水的前端截留和資源回用。減少污水排放,關鍵要將水和污染物分離,印染企業要克服現有廢水處理工藝復雜、流程長、消耗大、二次污染重等不足,不斷完善廢水分流分離分質處理利用工藝技術。
數字化,可以讓企業達到節本增效的目標,幫助企業重構生產方式。推進數字化改革,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找準著力點,精準施策。有關部門要全面梳理數字經濟系統核心業務,積極探索“未來工廠”數字化應用場景,大力推動印染企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融合。
印染智能制造已進入新的創新發展階段。要加快“機器換人”“印染大腦”等智能化改造,借助大數據等先進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工藝流程、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要將智能化融入發展每個環節,轉化為內動力,對染色生產全程監控,確保染色一次成功,從而實現高效智能的印染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