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錢清街道蜀風村的年產1億米休閑時尚功能性面料生產線項目現場,只見黑灰相間的嶄新廠房拔地而起,廠房內干凈整潔,施工建設已告一段落。“我們這個項目從去年5月份進場施工,目前建筑主體已結頂,預計7月底前可完成驗收。”項目負責人王水芳表示,接下來伴隨著采購設備陸續進場,待生產線調試完成后即可投產。
據悉,該項目由紹興柯橋蜀峰紡織有限公司總投資1.2億元建設,項目用地面積約35畝,利用廠區騰退印染企業土地新建2幢四層生產廠房,建筑面積近4.7萬平方米,計劃擬購置高檔針織大圓機120臺、提花機35臺、起毛機15臺、預縮機2臺及功能性面料研試設備1套,規劃年產1億米休閑時尚功能性面料。項目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收入2億元,實現利潤3000萬元,創稅1000萬元。
該項目的建成,同樣也是錢清街道利用低效土地“二次開發”點燃發展新引擎的典例。“低效產能的轉型升級,是當下企業發展大勢所趨。”王水芳表示,原先這里是低效印染廠房,后來企業搬遷到濱海印染集聚區,便計劃利用原有土地“騰籠換鳥”,從印染轉做化纖,用于生產休閑時尚功能性面料。經初步測算,該企業退出前三年畝產稅收為每畝14.37萬元,此次“二次開發”投產后預計畝產稅收可達每畝28.31萬元,畝產稅收基本可實現翻番。
畝產論英雄,集約促轉型。近年來,錢清街道堅持以畝均效益提升為牽引,堅持低端產能和低效用地出清,推動工業全域治理走深走實。“通過低效用地‘二次開發’,不僅提高了低效用地的畝均產出,也實現了產業的提質增效。”錢清街道經發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推動產業提質和畝均提效雙提升,為區域發展持續提供新動能、點燃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