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園區經濟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目前,我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正承載著構建區域經濟新格局、產業經濟新引擎的重要使命,在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為推動全國紡織服裝園區高質量發展,推動園區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拉動作用,3月15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聯產業園區工作辦公室和三臺縣人民政府承辦,以“加速綠色化轉型促園區提質增效”為主題的2023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工作會議在四川省三臺縣舉辦。
來自國家部委和行業協會的領導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秘書長夏令敏,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二級巡視員呂杰,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紡織處副處長縱瑞龍,中國紡聯產業園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謝青,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主任華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消費品工業研究所輕紡研究室副主任于娟,中國紡聯原副秘書長楊峻,中國紡聯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張海燕,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李剛;
來自四川省的領導有: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方躍,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宋超;
來自綿陽市和三臺縣的領導有:綿陽市副市長袁明,綿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彭千紀,綿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勾承寬,綿陽市經濟合作局副局長鄧安,三臺縣委書記吳明禹,縣委副書記、縣長唐順江等領導和嘉賓。
此外,還有來自全國10多個省市70多個市區縣政府機構、40多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產業集群、專業市場的領導和負責人,以及品牌企業的代表、媒體記者200余人出席了本次會議。
會議由中國紡聯行業發展部園區處處長、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副秘書長白麗敏主持。
領導致辭
三臺縣委書記吳明禹在致辭時首先祝賀大會成功召開,并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他介紹稱,作為傳統農業大縣、人口大縣,三臺主要農副產品產量長期位居全省前列、全國百強,立足自身資源稟賦,三臺縣鮮明提出“走基于農業優勢和人口紅利的工業強縣之路”的發展思路,構建起以紡織鞋服、大健康食品等為主導的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就紡織鞋服產業來講,三臺縣在產業前端積累了一定的規模優勢,有較好的基礎,這幾年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助推了工業強縣戰略的實施。在發展過程中,三臺堅持創新引領,形成了全國領先的紡織印染核心技術,比如龍頭企業佳聯佳禧成為了國內最大的工裝面料研發制造企業,是中國唯一一家主導產品為“軍用防紅外迷彩隱身面料”的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國家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如今,三臺縣紡織鞋服產業從起步奠基到跨越發展再到轉型升級,實現了破繭成蝶的華麗蛻變。一是人口紅利優勢突出;二是交通區位得天獨厚;三是產業鏈條蔚然成形;四是優惠政策多點開花。接下來,三臺將按照“招商擴增量、終端帶上游、協同促發展”思路,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讓三臺成為全國紡織鞋服產業轉移時的“首選之地”。一是打造集聚化規模化高地;二是打造數智化低碳化高地;三是打造品牌化國際化高地。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紡織處副處長縱瑞龍致辭時表示,希望通過本次會議凝聚共識,振奮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關于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加快推動紡織行業實現產業體系升級發展和綠色轉型。
他指出,我國紡織行業是經濟支柱、民生基石、文化載體,是國際競爭優勢產業,是不折不扣的優勢產業。但隨著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劇,我國紡織行業長期穩定發展受到挑戰,紡織優勢產業地位亟需鞏固和加強。鞏固和加強紡織優勢產業地位,我們要有“三心”,即堅定信心、保持耐心、堅守恒心。
他表示,紡織服裝產業園區作為我國紡織服裝產業中流砥柱,在有效配置生產要素資源、提升企業運行效率、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打造高水平的紡織服裝產業園區,他建議:一是培育壯大龍頭企業,二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三是推進發展生態型產業園區,四是積極培育區域品牌,五是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他強調,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作為紡織行業主管部門,今后將推動紡織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作為行業管理重要著力點。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秘書長夏令敏首先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并向為本次活動籌備付出辛勞、給予支持的中共三臺縣委、三臺縣人民政府、綿陽佳聯(佳禧)印染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安吉納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表示感謝。
他談到,剛剛過去的2022年,是極不平凡、備受考驗的一年。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的交織影響,紡織行業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指示精神,努力推動產業結構加速調整,優化升級,為國民經濟企穩回升作出了重要貢獻。
紡織產業園區是紡織產業布局優化調整、產業轉移、產業升級發展過程中重要的集聚形式,為實現資源共享、企業協同合作、公共服務高效落地、人才集聚帶來了重大機遇。新的歷史時期,產業園區將成為建設現代化紡織產業體系,引領行業創新發展、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紡織產業園區一是要堅持專業化發展之路,把產業特色做深做透,不斷引領產業邁向中高端;二是要堅持數字化發展之路,不斷提升企業的數字化能力和水平,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建設智慧化產業園區;三是要堅持綠色化發展之路,積極開發綠色產品、應用綠色技術、倡導綠色理念,建設綠色可持續發展園區;四是要堅持開放合作、內引外聯,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充分利用兩個資源,走國際化發展之路。
夏令敏還談到,紡織服裝產業作為三臺縣支柱產業,產業鏈條完整、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和良好基礎,多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支持紡織服裝產業,形成了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今天在三臺縣召開2023年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工作大會,探討園區、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新方向和新路徑,促進區域紡織產業集聚發展邁出新步伐。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大家能夠在區域合作、產業轉移、品牌打造等方面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主任華珊以“紡織行業經濟運行和展望”為題,就2022年紡織行業運行情況以及未來紡織行業發展進行了分析和展望。她介紹,2022年,疫情反復、國際政治局勢演變、全球通脹高企等多重復雜因素對處于恢復發展階段的紡織行業造成一定沖擊,行業統籌中長期高質量發展與化解短期超預期風險壓力的難度增加,產銷及效益主要經濟運行指標呈現低位波動態勢。但出口很是搶眼,全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3409億美元,同比增長2.5%,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連續三年保持在3000億美元以上。
面對行業未來發展,她指出,我國紡織行業生產和出口規模具備明顯的領先優勢,幾十年的產業積累和產業結構調整奠定了建設高質量紡織強國和建立現代化紡織產業體系的基礎。當前,受通脹因素、能源價格上漲、收入增長放緩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美國、日本等主銷市場紡織服裝產品消費增長明顯放緩。我國服裝出口面臨增長受阻和競爭加劇的雙重壓力,紡織品出口應進一步擴大參與國際供應鏈。同時,還要充分把握新形勢下市場需求特點與趨勢,有效滿足多層次消費需求,挖掘消費價值潛力,朝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加快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
自2012年起,中國紡聯與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開展“全國紡織產業試點(示范)園區”共建工作,2022年,中國紡聯產業園區工作辦公室對現有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試點(示范)進行了復查,確定通過復查的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試點、示范共計32家。中國紡聯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張海燕在會上作了《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試點(示范)發展情況報告》。
報告中指出,目前園區企業總體運行良好,對經濟貢獻較大,從增長幅度上看,各項經濟指數均有提升,園區總體呈良好發展趨勢,產業園區內企業集聚化發展特征較為明顯,同時,園區規劃空間還有承載能力。值得關注的是,西部園區有生產要素保障能力和成本優勢且中部園區勞動力成本優勢明顯。從調研來看,中部園區畝均投入產出效率較高,但東部園區人均產值水平較好。
報告中顯示,對于近年來產業園區發展重點,主要集中在科學規劃,深耕主導產業、持續發展不動搖;多措并舉,招商理念向立體創新驅動轉換;安企惠企,企業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合理布局,對接國家重要區域戰略;轉型升級,著力推進先進制造業體系建設等幾個方面。
當然,目前產業園區在發展等過程中也存在一定問題,如企業上規比例有待提高、招工難、留工難、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等。
對于今后園區發展工作建議,張海燕提出要加強機制建設,提高產業園區服務創新能力;加強園區管理,提高投入產出效率;加強人才培養,提高園區發展專業化水平;加強區域協調,促進產業園區平衡發展;加強企業培育,促進產業發展基礎壯大;加強產業研究,促進產業現代化體系建設。
此外,張海燕還介紹了中國紡聯產業園區服務工作情況。
榮譽時刻
中國紡聯產業園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謝青宣讀了《關于確定河北邱縣經濟開發區等32家園區為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試點(示范)的決定》(名單附后),并為以上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試點(示范)單位頒發證書。
合作簽約
三臺縣人民政府與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簽訂助力三臺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三臺縣人民政府與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專題研討
在專題研討環節,來自研究機構、企業、園區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園區負責人就園區綠色發展、綠色轉型、綠色生態的責任與擔當等話題展開深度交流與探討。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消費品工業研究所輕紡研究室副主任于娟以《紡織產業園區高質量綠色發展的新要求及對策建議》為題進行了分享。她表示,工業是我國能耗碳排的重點領域,其中紡織行業的技術改造和綠色低碳轉型迫在眉睫。“雙碳”目標下,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是新趨勢新要求,其中,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是園區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目標。為實現園區綠色低碳發展,她建議要從戰略層面、產業層面、支撐層面和管理層面四個維度進行提升。
上海合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亞雷以《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并重,確保紡織行業可持續發展》為題,分享了企業在綠色轉型方面的工藝、技術成功經驗。她談到,從環保角度看,紡織全產業鏈中,涉污較為突出的是中游噴水織造及印染,這其中噴水織造污水有95%左右是可以循環利用的。
合源環境秉承“重生化、輕物化”的印染污水處理理念,主張的印染污水處理廠,要以運營為設計導向,要符合“低成本、低污泥、低占地、高回用率”——三低一高的整體解決方案,通過引進國外技術及自主創新等方式,持續不斷進行水處理技術革新,以助力行業可持續發展為愿景。
四川三臺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趙錦濤以“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推進健康持續發展”為題,結合園區發展實際,從立足縣情實際,科學定位產業方向;科學規劃布局,建設綠色專業園區;聚焦優勢特色,打造綠色產業集群;完善基礎配套,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加強環境保護,持續推動綠色發展五個方面進行了分享。今后,園區將持續按照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紡織鞋服、健康食品產業轉型升級,加速循環型產業鏈條建立,不斷加快循環經濟步伐,加快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
鹽城市紡織染整產業園黨工委書記蘭清華以“踐行全區綠色發展助力打造智慧園區”為題,同與會人員分享了園區綠色發展經驗。他表示,作為鹽城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專業園區,鹽城市紡織染整產業園近年來始終堅持低碳綠色發展,堅持高端定位,讓綠色成為發展主基;提升科技“內核”,讓綠色成為發展主色調;彰顯產業優勢,讓綠色成為發展主格調。著力打造“現代、高端、綠色、智慧”的紡織產業園區,先后獲評中國綠色染整研發生產基地、全國智能印染示范園區、江蘇紡織染整特色產業園等一批重要榮譽稱號。
廣西玉林(福綿)節能環保生態產業園管理委員會主任馬守江以“世界褲都綠色轉型”為題進行了分享。他介紹,玉林市福綿區被譽為“世界褲子之都”,為實現更大發展,玉林建成了廣西第一個專業環保示范園區——玉林(福綿)節能環保產業園,有力推動了服裝行業全產業鏈綠色環保發展,走出了綠色環保的福綿發展新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嚴把設計關、準入關、鏈條關、技術關、機制關和服務關,如今綠色、生態、文明的現代化園區逐步建成,“園區+運營商+服務商”管理模式更加成熟。
三臺縣委副書記、縣長唐順江從產業基礎、承接能力、人力資源、發展環境等方面內容進行了招商引資推介。他介紹稱,鞋服紡織產業作為三臺工業發展“兩主一特”主導產業,一直是三臺的引領型產業。特別是去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堅定不移走基于農業優勢和人口紅利的工業強縣之路,把鞋服紡織確定為三臺縣重點打造的三個百億級產業之首,表明了縣委、縣政府推動鞋服紡織產業加快發展的鮮明態度,也為在座企業家朋友來三臺投資興業提供了廣闊空間和舞臺。
規劃編制組專家、中國紡聯原副秘書長楊峻結合《三臺縣紡織鞋服產業發展規劃》,從三臺紡織鞋服產業的發展優勢、發展定位、發展目標、發展路徑、發展任務和發展建議六個方面進行進行了解讀。其發展路徑,應重點聚焦職業裝和運動鞋服產業、棉紡織和化纖織造產業和印染面料加工,適時發展產業用紡織品,延伸發展戶外運動、文旅賽事,以及拓寬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針對未來發展,建議:堅定信心,持之以恒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循序漸進,精準高效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和資源整合;立足優勢,發揮龍頭企業帶動力加快強鏈補鏈延鏈;開放合作,加大請進來走出去構建產業命運共同體。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參觀了綿陽佳聯(佳禧)印染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安吉納體育用品有限公司、鴻星爾克(綿陽)實業有限公司等三臺縣優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