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對于中小微企業占比超99%的中國紡織業而言,它們是行業發展最具活力的基因,關系著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鼓勵中小微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將助力企業乃至行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紡機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如何打造自己的優勢,為行業發展夯實基礎?本刊重磅推出“專精特新,向窄而寬”系列報道,與業界分享優秀企業的“專精特新“發展之道。
前不久,江蘇牛牌紡織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群信在企業的精益生產智能制造現場接待了前來走訪的揚州市委書記張寶娟等一行領導,這是自黨的二十大以后,相關領導落實二十大精神視察企業的第一站。
作為全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牛牌紡機致力于打造無梭織機開口裝置產業園,并在精益管理、降本增效,為客戶最大化創造價值以及提高員工幸福指數上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績。正如大家所期待的那樣,牛牌紡機正積極搶抓紡織產業轉型升級機遇,進一步加強產品創新,打造更具市場競爭力的行業“小巨人”,為實體經濟固本強基。
深耕織機開口裝置
在劉群信看來,“專精特新”企業是中小企業群體的領頭羊,為我國企業創新轉型發揮著示范引領作用,是國家“強鏈、補鏈”的生力軍,是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重要力量。“專精特新”是要解決中國的產業在全球競爭力的問題,尤其是要解決卡脖子的問題、填補國內空白、替代進口的問題,而這正是“專精特新”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思路。
一直以來,牛牌紡機將發展立足于無梭織機開口的研發和制造,緊緊圍繞凸輪開口、多臂開口、提花開口、綜框器材與噴水、噴氣、劍桿織機進行配套研發,深挖織機開口的功能、性能,深耕織機開口的可靠性、穩定性,爭做全球織機開口的領頭羊。
牛牌紡機始終堅持以“質量第一,技術創新”為導向,瞄準世界紡織機械科技前沿,提高產品的科技創新含量,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滿足紡織企業產品升級轉型需求,從而適應產業集約化、自動化發展趨勢,有效提升紡織行業生產效率,為用戶創造價值最大化,為綠色化節能減排、資源重復利用貢獻牛牌力量。
多維收獲專精特新
“思想變、行動變、行為變、結果變”這是牛牌人素來所堅信的理念,也正是在這一理念的加持下,精益生產在牛牌紡機得到了很好的落實。他們將精益生產貫穿于企業發展始終,踐行著“為顧客創造價值最大化,為社會和諧發展而奮斗”的使命。
在劉群信看來,精益生產的順利落實作用是積極的、多維的。于企業而言,可以更好地促改善、降成本、提效率、增收入;于員工而言,可以更好地賦能量、轉觀念、改陋習、提技能;在市場競爭中則更能挖潛力、攻艱難、抗風險、謀發展。這均為企業擴大規模再生產,在行業中站穩腳跟及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形成了良好助力。
劉群信表示,每一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均經過層層選拔才最終予以認定,牛牌紡機是專注織機開口領域、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擁有創新實力的行業領軍企業,“專精特新”稱號既是對牛牌紡機在織機開口領域所做努力的認可,也是對牛牌紡機管理體系、創新能力、核心技術、市場競爭力等綜合實力的高度肯定,更是眾多用戶對牛牌紡機的信任與支持。而這也給了他們在“專精特新”這條路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從容應對市場起伏
“當前,全球通貨膨脹引發的消費能力下降,加之西方國家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扼制,國內產能行業周期向低谷滑坡,新冠疫情的不穩定對生產經營秩序造成了一系列影響;同時,行業產能過剩、紡織企業開工不足等因素,加劇了激烈的市場競爭。”眾所周知,2022年行業面臨的情況并不樂觀,劉群信也頗有同感,但他并沒有過分焦慮,而是帶著牛牌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積極應對:
其一,根據市場的分工,設計出適用于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產品,降低客戶投資成本和使用成本,用凸輪開口替代曲柄連桿開口。
其二,為幫助客戶提高運行效率,全面優化設計,提高無梭織機開口的運行速度。
其三,拓寬銷售渠道,在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河南、福建、山東、新疆等國內市場及海外市場設立服務中心,以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及時服務,開展對客戶設備使用技能的培訓。
其四,提升精益生產管理水平,搭建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平臺,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員工收入、穩定企業效益。
劉群信認為,當下產業變化的最大趨勢是數智化轉型升級。在行業改革的關鍵時期,實行數智化生產的企業大有可為。
據了解,牛牌紡機將積極響應《江蘇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 2024年)》,設立智能制造部,全面實施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同時,啟動精益管理項目,對企業計劃排產、流程標準、質量控制方面進行梳理,為智改數轉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