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9日,2022年中國紡織大會以線上線下的形式在北京舉行。會上,四位來自高校、企業的代表圍繞紡織服裝行業創新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綠色轉型、品牌引領作典型發言。其中,中國絲綢協會特邀副會長,達利絲綢(浙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林平以“數智賦能綠色創新”為題,從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數智賦能、科技創新四個方面介紹了企業的發展經驗。
林平表示,一是節能減排,以設備迭代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達利絲綢智能劍桿織機、智能電子提花機、智能高速針織大圓機全部采用意大利進口設備;淘汰了傳統絲綢面料精練生產線,改為節能環保的高溫高壓無堿清水精練生產線;引進當今最先進的全自動穿綜機,一臺機器可以代替20個人工等。二是綠色發展,以清潔能源構建低碳模式。公司利用廠房屋頂,建有裝機容量8兆瓦的光伏發電系統,年發電量約800萬度,可滿足全公司95%的電能需求;年節約標煤約38000噸,減少粉塵約5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8000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80噸。公司還新建了工藝先進、設備優良的3500噸絲膠蛋白處理系統,經處理后納管排放的污水COD排放指標遠低于環保排放要求。三是數智賦能,以信息化改造達到降本增效。近年來公司通過“四個流程再造”,對傳統設備進行智能信息化改造,建立全流程數智一體化系統,建設了夜間無人值守的智能化黑燈車間,使準備車間用工數量由500人減少到70人,設備運轉率由75%提高到95%以上。公司應用5Gn+工業互聯網技術將MES生產管理系統與時尚產業深度融合,構建制造一體化、管理智能化、數據信息化、控制自動化的絲綢配飾智能工廠,實現從設計、織造、裁剪、收發、車縫、整燙、釘標到檢驗、包裝一體化生產流程的無縫對接。生產周期從30天縮短至7天,產能提升了5—10倍,推動絲綢行業新的生產模式和創新應用。四是科技創新,以技術革新實現可持續發展。公司科研團隊通過對絲綢面料精練設備改造和工藝革新,實現回收提取絲膠蛋白,降低真絲面料精練廢水處理成本,實現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