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8日,全國紡織行業“阜寧杯”縫紉工(濾袋)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決賽、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分會會員大會、過濾用紡織材料創新發展論壇等第七屆中國(阜寧)濾料節系列活動在阜寧縣舉行。
▶行業發展◀
12月8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主辦、江蘇阜寧縣政府承辦的中國環保濾料創新發展論壇在江蘇阜寧召開。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高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晉良,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二級巡視員呂杰,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人力資源部主任、紡織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主任孫曉音,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桂梅,清華大學教授李俊華,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會長王翀,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環境工程研究設計所大氣治理工程部主任童震松,際華集團總經理夏前軍,南京玻璃纖維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屹,東北大學教授柳靜獻,工信部消費品司紡織處吳桐,江蘇省紡織工程學會秘書長王志杰,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段守江,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總工程師李昱昊等嘉賓,鹽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唐敬,中共阜寧縣委書記張利華,中共阜寧縣委副書記、阜寧縣人民政府代縣長許根林,阜寧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進,阜寧縣政協主席丁政萬,中共阜寧縣委常委、阜寧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郭碧玉,中共阜寧縣委常委、阜寧縣委組織部部長徐加曄,阜寧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桂軍,阜寧縣人民政府副縣長丁小虎等鹽城、阜平縣領導以及國內部分知名環保新材料領軍企業、研發機構負責人、縣各有關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阜城街道機關干部等出席了會議。
▶嘉賓致辭
鹽城市副市長唐敬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我們身處“創”時代,阜寧環保新材料產業已邁過“闖”的關,走入“創”的門。未來“創”必是阜寧環保新材料產業做大做強、做精做深不可或缺的動力引擎。他希望阜寧堅持綠色發展不動搖,主動作為、敢闖敢試,做優做強阜寧環保濾料產業園,促進環保產業集群發展;堅持創新引領不動搖,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打通“產學研用”通道,探索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著力將創新成果產業化、商業化;堅持優化服務不動搖,無事不擾、有事必應,打造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的營商沃土,不斷厚植濾料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在全國綠色產業發展的版圖上烙下濃厚的“鹽阜印記”!
阜寧縣委書記張利華在致辭表示,阜寧突出集群賦能,產業鏈條不斷延伸。他介紹,現有各類環保濾料企業391家,形成了從基礎濾布、高性能纖維材料生產到環保裝備設計、研發、施工、運維服務等全產業鏈條,環保濾料產業園榮獲全國紡織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示范地區,阜城成為全國唯一中國環保濾料名鎮。目前,全縣環保濾料產業已形成超70億元的開票銷售規模,占全國市場份額的42.5%,“十四五”時期,將形成百億規模。
他說,“雙碳”目標的提出,為環保濾料產業發展帶了重大機遇和廣闊前景,阜寧將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主動順應“雙碳”目標要求,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把環保濾料產業打造成阜寧綠色產業新標桿。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高勇在致辭中提及,“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產業用紡織品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期。目前,我國正在深入實施擴大內需、生態文明建設、健康中國等戰略,這將為行業帶來巨大發展空間。同時,工業互聯網、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培育行業新模式新業態提供了技術支撐。
他希望,今后我國濾料產業仍然要筑牢產業發展基礎、強化科技創新力量、推進產業優化升級、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堅持綠色化發展等,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依靠自主創新補短板,做到自主可控;要鞏固行業在高溫過濾領域內的優勢,研發空氣、液體精細過濾、超濾微濾材料,加快多功能一體化、工業煙塵碳捕集等過濾材料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攻關和應用示范,同時也要關注廢舊過濾材料及產品回用技術的研發推廣。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晉良表示,環保濾料產業是阜城街道支柱產業。經過近多年不斷發展,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環保濾料產業集群。
他說,基于阜城街道環保濾料產業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規劃,相信阜寧縣會按照行業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壯大產業規模,完善產業鏈條,不斷掌握世界領先的產業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培育更多參與世界競爭的一流行業領軍企業,為把環保濾料產業培育成我國主要產業集群做出自己的努力。
際華集團總經理夏前軍表示,中國(阜寧)濾料節已經舉辦了六屆,今年是第七屆。他說,近年來,阜寧環保濾料企業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很多老牌企業成功轉型,行業標桿企業不斷涌現,產業發展水平整體提升、發展勢頭持續向好。
近年來,他真切地感受到集群發展、創新驅動已經成為阜寧環保濾料產業發展的常態,阜寧縣委、縣政府對環保濾料產業的重視程度之高、扶持力度之大、發展決心之強。
同時12月7日,在阜寧濾料節期間,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集群工作會議召開,與會代表從紡織產業集群類型、工作機制和下一步重點任務等方面交流了各自集群發展的優勢及成績、遇到的問題及對策,共話推動高質量發展。
▶技術創新◀
榮獲202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清華大學教授李俊華作“工業煙氣減污降碳技術進展及工程應用”主旨報告。他從工業煙氣深度減排關鍵技術、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技術前沿、共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進展三個方面對這一主題進行了闡述。隨后,他對基于陶瓷、基于濾袋的除塵脫硝一體化技術研發及應用情況進行了介紹。他認為,大家應該充分利用環境科學和技術,開發低碳能源和資源循環利用,助力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實現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東北大學濾料檢測中心柳靜獻作“煙氣碳捕集排放用超凈除塵濾料”報告。他從碳減排與袋式除塵、永久極化納米膜濾料、濾料性能數據與效果三個方面進行了講解。他介紹,實現碳中和可以通過碳減排、碳捕集、碳儲存與利用等技術途徑實現,而對于中國超大規模工業而言,碳捕集是當下最切實可行的減碳途徑。
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費傳軍對“超低排放用過濾材料開發及應用”情況進行了介紹。他總結,工業煙氣粉塵超低排放選用高效低阻覆膜濾料,可以滿足“節能減排”的需求;針對一些特殊工藝,除塵器濾料選型需要充分分析工況條件的要求;除塵器系統要實現穩定運行需要考慮合適工況條件、除塵器結構合理性、運行維護系統性等因素。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環保中心劉坤坤作《“雙碳”背景下鋼鐵環保產業新機遇》報告。從中國鋼鐵行業發展特征與階段、中國鋼鐵行業低碳發展路徑、鋼鐵環保產業與濾袋應用趨勢、冶金規劃院鋼鐵行業環保實踐等情況進行了講解。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環境工程研究設計所大氣治理工程部童震松主任作《有色行業冶煉煙氣顆粒物污染治理現狀及展望》報告,從有色行業冶煉煙氣顆粒物污染現狀、有色行業冶煉煙氣顆粒物治理現狀、有色行業冶煉煙氣顆粒物治理展望幾個部分進行了講解。他還從嚴苛條件下高除塵效果的機遇與挑戰,多污染物協同治理的機遇與挑戰,雙碳愿景下節能降碳的機遇與挑戰等方面對有色行業冶煉煙氣顆粒物治理展望。
清華大學鹽城環境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主任助理單良作《“雙碳”背景下工業煙氣除塵脫硝一體化過濾材料的開發》報告。雙碳”目標下如何減污降碳?他介紹,雙碳”目標下,應該重點聚焦于高能耗的產業結構調整;鋼鐵、有色、化工、水泥等高耗能的環保治理技術將加速更新迭代;煙氣治理將由傳統粗礦型向節約高效集成一體化轉變;應用一體化治理技術,協同高效助力碳中和,碳達峰目標。
▶過濾分會換屆◀
按照會員大會流程,中產協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分會會長、際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前軍作中產協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分會第二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介紹了中產協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分會第三屆理事會籌備工作情況,并選舉產生了第三屆理事會會長、秘書長等。
★第二屆理事會工作報告
中產協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分會第二屆會長、際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前軍作第二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他表示,五年來,他見證了阜寧的國家濾料產業集群的蓬勃發展;見證了阜寧濾料名城的創新和變革。五年來,企業經歷了市場大潮中的風起云涌和沉浮,享受著環保行業快速發展帶來的政策紅利;五年來,經歷著守正和創新、砥礪和拼搏,在合作和競爭中實力不斷壯大,實現了自我價值。
由于工作崗位和工作性質的變化,他服務分會的精力和機會會減少,但是依然會關注著過濾與分離行業的發展、關注一起成長的伙伴,因為他相信這是個永遠充滿生機、極具發展前景和發展潛力的行業。
★第三屆理事會會長王屹履新
新當選中產協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分會第三屆理事會會長的王屹,在履新講話中,首先對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和中產協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分會各位會員代表的信任表達了衷心感謝,然后,他對分會第二屆理事會會長夏前軍表示了感謝,感謝夏會長和分會第二屆理事會,為我國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行業健康快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最后,王屹希望能夠團結帶領新一屆理事會成員,繼續保持上屆理事會的優良傳統和扎實作風,繼續做好行業服務工作,為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產協會長李桂梅總結發言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桂梅在總結發言中講到,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分會第二屆理事會在引導行業發展、加強科技創新、推動標準制定、重視人才培養、促進職業技能競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助力大氣環境和水污染治理,打響藍天保衛戰,踐行綠水青山發展理念的國家戰略中做出了積極貢獻。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她對新當選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及理事會成員表示祝賀。同時,她對新一屆理事會提出了建議著重推進的三方面工作:一是不斷加大產業鏈的強鏈、補鏈雙管齊下,二是不斷加強行業的持續科技創新賦能贏未來,三是不斷加深行業的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產協組織專家復評兩研發基地
12月6日,中產協在阜寧組織召開兩家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研發基地的復評工作,專家組分別對依托江蘇恒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設立的中國環保濾料基布研發中心、依托江蘇氟美斯環保節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設立的中國環保用過濾材料研發基地進行了評審,對兩基地在過去三年取得成績表示肯定。8日,中產協會長李桂梅為“中國環保濾料基布研發中心——江蘇恒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環保用過濾材料研發基地——江蘇氟美斯環保節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兩家基地授牌。
▶阜寧推介◀
★十四五規劃
——產業規模
到“十四五”末,產業規模總產值累計突破80億元,年出口創匯3千萬美元以上,吸納就業人口5萬以上,在全國濾料產業的份額提高到40%。
——創新能力
濾料產業重點企業的研發投入達到3%以上,建成阜寧濾料產業創新中心,建成10家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新增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企業參與制定20項國家、行業標準,建立阜寧濾料產業團體標準體系,申請國家專利50項。企業能夠提供袋式除塵整體解決方案。
——智能制造
初步建成阜寧智能濾料產業園和濾料產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成10條濾料智能生產線,2家濾料智能工廠,探索濾料行業智能服務體系。
——企業發展
骨干企業的產業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規模以上企業達到60家,其中銷售額超過5億元企業達到2家以上、超過1億元企業10家以上,培育1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