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領域近年最熱門的詞是什么?
環保
從終端品牌對再生原料的宣傳利用,到上游環節在生產當中的節能減排,全行業無不在為環境減負而努力。在這樣的背景下,萊賽爾纖維憑借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清潔的生產工藝以及優異的纖維性能脫穎而出,受到各大終端品牌的青睞。萊賽爾纖維誕生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兼具天然纖維與合成纖維的優良性能,被譽為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造纖維史上最具價值的產品。然而,由于生產工藝方面的技術壁壘,長期以來萊賽爾纖維一直以“短纖維”的形式存在,萊賽爾長絲鮮有生產。
近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首款萊賽爾長絲——龍賽爾進入了行業視野,其優秀的品質使得產品甫一面世就得到了業內的極大關注。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評價龍賽爾的出現為萊賽爾纖維開創了新品類,對整體推進我國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未來可能成為紡織和化纖工業新的亮點和增長點。
龍賽爾從2010年8月立項啟動,時至今日已走過十年艱辛研發之路。回望龍賽爾發展的這十年,是中國紡織快速發展的十年,也是中國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邁進的十年。十年來,龍賽爾從無到有,開創了再生纖維素纖維新紀元,為紡織行業科技、時尚、綠色發展貢獻了自己特有的力量。
無心插柳柳成蔭
——龍賽爾初現雛形
龍賽爾是浙江華豐龍賽爾纖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萊賽爾長絲產品,其研發歷經十年,背后有著一系列鮮為人知的故事,而龍賽爾研發團隊也成為行業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日前,記者來到“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浙江安吉,近距離感受“龍賽爾”的研發故事。
對于企業為何會獨辟蹊徑開發萊賽爾長絲的疑問,華豐龍賽爾公司銷售總監王堅強笑談:“這真的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那是在2010年,龍賽爾創始人陸鑫杰還馳騁在簾子布行業,當時他想在簾子布行業內開拓一個新的品類,于是就在知網上查閱文獻資料,發現了一篇利用萊賽爾長絲制作簾子布的文章,但在檢測過程中發現萊賽爾長絲的某些指標不適合簾子布,反而非常適合民用領域。隨后陸鑫杰召集公司高層將研發方向轉向了民用領域。“這期間我們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煎熬,因為前面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對萊賽爾長絲的生產工藝和未來發展完全沒有把握。”據了解,相對于短纖來說,萊賽爾長絲生產工藝更加復雜,而且利潤遠低于短纖,就連世界知名品牌蘭精公司也僅有小規模的長絲生產量。
“當時總經理和我每天下班后都會去附近的一個小湖邊去探討這個問題。由于是深夜,那里萬籟俱寂,讓我們能更清晰地分析是否要投產這個產品。考慮到蘭精萊賽爾長絲僅對歐洲市場開放,且價格高昂,無法滿足國內以及其他國家消費者對其的需求后,我們決定放手一搏。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才平生真正感受到了萬物復蘇的那種美好感覺。”回想起當時的場景,王堅強記憶猶新。
十年磨一劍
——龍賽爾面世
決定放手一搏后,龍賽爾創始人陸鑫杰開始組建團隊。據了解,龍賽爾創始團隊成員超過80%擁有相關專業的碩士以上學歷,并且半數成員擁有15年以上的專業經驗,特別是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更是在行業中浸淫了30年以上。
由于沒有經驗可借鑒,更沒有相應的設備可以直接拿來用,相關的裝備、零部件都是公司研發團隊自己設計,設計好經過加工后自己安裝,完完全全是一整套自主設計的生產線。在實驗室研究階段,生產線一開始紡不出絲來,團隊每個人都毫無頭緒。公司總工程師介紹,“由于技術保密,我們當時與外界基本沒有交流,有問題必須靠自己去解決。”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又經過了一系列調整后,終于紡絲成功。
2012年11月,年產100噸萊賽爾長絲連續化生產線啟動,標志著生產從實驗室轉向產業化。2016年4月,龍賽爾百噸級生產線出絲成功,產品實現穩定生產。2017年1月,龍賽爾18萬米滿卷絲生產成功,標志著生產工藝完全成熟,同年10月,龍賽爾在中國國際紡織紗線展覽會上舉行了首發會,立即引起了業界轟動。著名服裝設計師、亞洲時尚聯合會中國委員會委員黃智高表示,新型纖維面料在現代時裝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很多享有國際聲譽的中國設計師都苦于新型面料難尋而無法完整地呈現其設計思想,龍賽爾長絲的問世,為中國新型纖維制造業贏得了國際聲譽,也為中國設計師的作品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盡管如此,龍賽爾最初的推廣之路并不平坦。王堅強回憶到,2016年龍賽爾剛剛生產出來時,由于各大面料企業對這款長絲產品極為不熟悉,都很保守地拒絕與龍賽爾合作。王堅強不辭辛苦跑遍了大江南北的面料市場,終于在柯橋一家企業尋求到了合作者,并于2016年10月19日收到了樣品面料,王堅強對這一天記憶猶新。為了更好地推廣龍賽爾,公司高層成立了淮安天然絲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專門運營龍賽爾。之后,為了更好地發展,公司又選址落戶浙江安吉,并于2020年6月注冊成立了浙江華豐龍賽爾纖維科技有限公司。
集優異特性于一體
——龍賽爾獲高度認可
龍賽爾之所以甫一面世就得到了業內認可,源于龍賽爾纖維的長度可達數十萬米,這就意味著在織造過程中基本不會出現接頭。“相比其他短纖產品,龍賽爾纖維紡織出的面料更加結實和順滑,具備很好的懸垂質感,耐用性和手感都可媲美天然的桑蠶絲面料,其染色性、色牢度、強度、后加工性能優于桑蠶絲。此外,與桑蠶絲相比,龍賽爾纖維表面不含膠原蛋白,因此也不易發霉,有很好的抑菌特性。”對自家產品的優異特性,公司銷售經理周云飛如數家珍。
此外,作為再生纖維素纖維,龍賽爾長絲屬于高檔纖維產品,其干強是目前主流長絲產品的2倍,濕強則達3倍,熱水收縮率只有0.5%,是銅氨長絲的1/16,是粘膠長絲的1/13。特別是其吸汗導濕性這一特點絕不亞于純棉制品,可以說是一種集桑蠶絲與棉制品優勢于一身的新型再生纖維素纖維制品。不僅如此,龍賽爾長絲還繼承了萊賽爾“綠色”纖維的特性。它以源自天然的溶解性木漿為原料,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酸堿溶液,也不會發生化學反應,只采用可回收的無毒親膚性溶劑,不會對環境產生任何污染,成品可以在自然環境中100%降解。
更難能可貴的是,研發團隊完全擁有龍賽爾制造的核心知識產權,獨立掌握產品制造專有技術,且截至目前,已擁有各種專利技術3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19項。龍賽爾的制造技術不僅填補了國內的技術空白,且該技術還處于國際萊賽爾長絲制造的領先地位,具備了與國際纖維制造巨頭同臺競技的實力。
瞄準更多高端領域
——龍賽爾未來可期
對于龍賽爾目前的成就,公司副總經理任安華認為還遠遠不夠。“目前龍賽爾長絲的研發只是‘萬里長征走了第一步’,未來我們更加需要沉下心來,不斷優化設備和工藝,不斷提升技術,同時我們將持續協同下游用戶一起進行應用研發,以更好地服務客戶和拓展市場。產品應用技術的研發相對復雜,一種新型纖維在后道的織造、染整等環節會面臨一些新問題。要想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我們需要把這些在下道工藝可能遇到的應用問題都解決掉,這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據介紹,目前的龍賽爾可用于高端面料中,可以與桑蠶絲、棉花等纖維進行并股和交織,也可以直接應用,主要產品規格有50D、80D、120D等。
任安華介紹,華豐龍賽爾公司傳承了研發實體“淮安天然絲科技”歷經十年嘔心瀝血的技術結晶,規劃投入建設資金12億元,形成年產能2萬噸的萊賽爾長絲生產線,一期規劃年產能5000噸。工廠位于安吉天子湖工業園區,目前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預計今年9月投產。
展望未來,從剛剛發布的《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中可以看出,萊賽爾纖維將是“十四五”期間重點發展產品,市場前景廣闊。而任安華對未來發展也充滿信心,他表示,未來龍賽爾長絲將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在民用領域,它可用于高端成衣、家紡、母嬰等多個對纖維品質、安全高度重視的行業。在汽車制造領域,它可作為內飾、座椅等所需的面料使用。此外,它在航空航天、軍工領域也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下一步,華豐龍賽爾公司將持續在技術研發上深耕,堅持從源頭創新,走高質量、高效益和低消耗、無污染的高科技之路,率先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中國新型經濟發展模式,為中國紡織業的綠色發展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