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江蘇工商公布的“2016年網絡交易紡織服裝類商品質量抽檢結果公布”顯示,抽檢的300個批次樣品中,合格165批次,合格率為55%。經檢測不合格的135個批次中,僅標簽(使用說明)不合格的商品有67批次,占不合格批次的49.7%;商品內在性能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有68批次,占到不合格批次數的50.3%。
上述公告顯示,在唯品會銷售的標稱生產企業為廣州初語服裝設計有限公司的初語休閑鞋被檢存在耐折性能、感官質量不合格問題,以及標稱生產企業為紐洛克商業(上海)有限公司的NEWLOOK連衣裙被檢存在標志標識、接縫性能(面料)的問題;在京東銷售的標稱生產企業為南通建特商貿有限公司的北極絨連體泳裝被檢存在標志標識、部分面料纖維含量不合格等情況。
據了解,標志標識不合格容易誤導消費者,導致消費者購買到與期望不符的商品;耐折性能是考核鞋底是否容易斷裂的重要指標之一,不合格常表現為鞋底斷裂、幫面開裂或幫底部位開膠;感官質量主要指鞋類商品是否有明顯的刺激性味道,以及真皮材質皮鞋是否有皮膚紋理;接縫性能不合格不僅會影響服裝的美觀,也會大大影響服裝的使用壽命;纖維含量不合格,可能存在制作中偷工減料的情況,或者有些企業明知纖維含量有誤,還故意打上某纖維含量,以便商品好賣,纖維含量高的服裝,價格一般偏高。
有專家人士建議,購買鞋子時,可以聞一下鞋子味道,如果刺激性氣味很嚴重時應小心購買,盡量選購一些無氣味或氣味較小的鞋子;還要看請商品包裝袋及制作材料,盡量選擇標識(標志)齊全的商品。另外,購買服裝時,要留意產品是否有發酸、刺鼻等不正常或刺激性氣味;檢查縫線部位是否有針洞或縫線開裂破損的跡象,服裝生產中縫針若出現問題后,某些部位的紗線會被扎斷,導致后續出現線圈脫套的現象,屬于比較嚴重的缺陷。
此外,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不要一味追求高價產品。因為服裝類商品屬于價格開放的產品,產品定價更多是根據目標消費群來進行,因此大品牌和小品牌之間的價格差異并不能完全反映質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