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品牌做強主業,開始布局運營體育領域。(杜連財/圖)
四年一屆的奧運會正如火如荼進行著,賽場上拼殺的體育健兒吸引著全球的目光。相應的,體育產業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發,不僅成了國家層面的戰略目標,也成為泉州服飾品牌拓展生意的對象。近來,一些服飾品牌紛紛涉足運營體育產業,試圖打造他們的“體育生態圈”。
民企運營頂級賽事
上周,2016年海上絲綢之路環泉州灣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的主辦方發布消息,賽事將于今年10月14日-16日在泉州舉行,屆時至少有15支國內外車隊參賽。這一賽事由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支持,福建省體育局、泉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福建匹克體育產業運營有限公司獨家運營。
據介紹,2016年泉州灣自行車賽以“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為主題,是全球唯一主打“海絲”文化的騎行活動。賽事將充分展示泉州灣優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生態價值以及泉州的悠久歷史、多元文化、民族風情和經濟社會發展新成就,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城市間的交流與合作,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吸引全球目光,進一步提升泉州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眾所周知,一項大型體育賽事成功舉辦對一座城市的品牌塑造意義非凡,特別是對提高城市的國際知名度、樹立良好的城市品牌具有積極作用。就 泉州的鄰居城市廈門來說,廈門國際馬拉松賽自創辦以來,經過幾年的發展,以其較高的競賽水平、廣泛的群眾參與和豐富的配套活動,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的馬拉松賽事之一,吸引國內外眾多媒體的關注與報道。
匹克CEO許志華介紹,此次泉州舉辦的自行車國際賽事將邀請央視等媒體現場直播,“這也是泉州展示海上絲綢之路源頭的良機。”他表示,城市舉辦國際頂級賽事,不僅提升了城市知名度、美譽度,還對該城市的旅游業發展帶來推動作用,帶動的住宿、就餐、旅游、消費等活動,都將推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泉州市體育局副局長吳永江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該比賽擁有世界唯一跨海、環灣、環山為一體的線路,同時也是全球唯一以“海絲”為主題的騎行比賽。而比賽將堅持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原則,不斷推進泉州體育賽事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進程。
吳永江表示,由于是首次籌備,加之國際頂級自行車賽事都是每年6月前舉辦,因此今年的賽事名義是邀請賽,明年的比賽將正式注冊為洲際2.2級別。預計將有來自22支國際自行車聯盟注冊的洲際職業隊、洲際隊、國家隊、俱樂部隊等騎行運動員參與比賽。同時,泉州本土的騎行愛好者也可報名參加比賽。此次比賽參賽規模將達上萬人。“我們也希望通過5年的時間將其打造成亞洲頂級的公路比賽,并以此作為泉州體育品牌賽事,每年舉行。”
構建體育產業生態圈
值得注意的是,匹克體育在該項賽事的角色并非以往大眾所熟知的贊助商,而是以獨家運營商的面孔出現。且運營公司也是匹克體育之外的一個新的名頭——“匹克體育產業運營有限公司”。
對匹克從賽事的贊助到運營,許志華這樣解釋,“這是泉州舉辦的最高級別的單項體育賽事,這對于推動泉州自行車運動的開展和豐富泉州人民的業余文化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匹克將始終以提升消費者的運動需求為導向,通過舉辦國際化專業賽事,開展籃球、足球、網球等項目培訓,深入體育服務領域,構建體育產業生態圈,加速由單一體育用品制造企業向專業體育服務企業戰略升級。”
事實上,除匹克外,同城的另一體育服飾品牌貴人鳥也在體育產業領域加快了步伐。去年年初,貴人鳥就宣布與虎撲體育、西班牙足球經紀公司BOY合作,設立20億體育產業基金。而5月,又同大體協、中體協簽署框架協議書,布局校園體育賽事資源。
貴人鳥宣稱,該公司這一系列的動作是其從“傳統運動鞋服行業經營”向“以體育服飾用品制造為基礎,多種體育產業形態協調發展的體育產業化集團”的升級,該公司將以體育服飾制造為基礎,以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為方向,積極尋找盈利模式清晰的并購標的進行資源整合。貴人鳥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陳奕此前也曾對外表示,“我們想做的是國內體育產業第一公司。”
去年10月,國務院明確指出將把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把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培育扶持,到2025年使經常參加鍛煉的人數達到5億人,體育產業總規模將達5萬億元,對應體育產業年均增速近20%。
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發展迅速,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有數據顯示,2006年~2013年,中國體育服務業營業收入從37.04億元增長至279.57億元,復合增長率達33.48%;體育、娛樂用品零售額從141.30億元增長至453.10億元,復合增長率達18.11%。然而,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體育產業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目前中國年人均體育消費為27美元,而全球平均水平是217美元,歐美國家則普遍達到300美元以上。
對于中國體育產業市場來講,巨大的市場潛力加上利好的政策,自然引得資本的垂涎。自去年以來,阿里巴巴、萬達集團、樂視體育、騰訊等國內巨頭也紛紛高調宣稱加入中國體育產業的角逐。
專家認為,越來越多的企業對體育產業表現出濃厚興趣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政策環境較好,近年政府正在對體育產業進行大刀闊斧改革,并且有諸多利好政策出臺;另一方面,體育產業前景廣闊,當前中國體育產業正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隨著其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發展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