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飾》雜志記者今天注意到,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近日發布了《2015/16紡織服裝電子商務報告(簡版)》(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顯示,2015年紡織服裝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為3.7萬億元,同比增長25%。行業電子商務應用環境進一步完善,企業圍繞品牌發展和效益提升開展電子商務的能力進一步加強。
《報告》提出,2015年是服裝家紡網絡零售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一年,傳統品牌企業整合線下門店協同發展,網絡品牌企業開辟線下門店速度加快。網絡零售市場品牌化的趨勢明顯,網民的網絡購物偏好愈加成熟,消費升級和社會轉型在推動零售商業模式轉型的同時也將為服裝家紡帶來諸多消費盲點和新的商業機會。
時尚咨詢機構——優他匯國際品牌咨詢(北京)有限公司研究員孫遜此間向《中國服飾》雜志記者介紹,服裝消費是最貼近百姓生活的基本消費,所以電商對傳統服裝零售市場的沖擊也最直接。實體店一直以來是服裝銷售的主渠道,而電商的崛起,讓服裝一躍成為網絡購物中占比最多的一個品類,沖擊著實體門店的銷售。而從近年來的數據對比分析可看出,服裝鞋帽品類用戶網購率逾八成,雖然服裝網購交易額增長持續減緩,但在網購市場已占據主要份額,這也正是服裝電子商務趨向成熟發展的標志。孫遜預計,未來幾年,服裝電商整體規模仍將穩步擴大,市場占據我國網購市場的絕對份額。
來自優他匯發布的研究報告也顯示,當前,我國服裝行業正處于“消費升級”驅動的又一時間窗口中,以往服裝電商是以淘寶、天貓代言的“低價”為核心,驅動力是優惠、促銷、爆款等手段,而隨著消費需求的變化,高品質也正在成為網購消費者關注的第一要素。“低價=低質”模式很難繼續左右消費決策。這個消費升級的窗口打開后,將意味著一次“洗牌”,天貓、淘寶等網銷平臺面臨著被分食的風險,這也是京東、當當等紛紛搶灘服裝品類的原因。此外,隨著3G/4G商用時代到來,移動電子設備更加普及,移動電子商務發展迅猛。隨著網絡交易規范性、信息安全性等問題的改善,消費者會在一個交易透明、支付安全的網購環境下購物,用戶的黏性會大幅提高,服裝電子商務的前景會更加看好,企業將在移動端不斷進行渠道拓展和分流。
孫遜還向《中國服飾》雜志記者強調,當前,服裝企業必須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以互聯網模式思考,以革新的方式理解電商。只有這樣才能找到并維持品牌的消費群體,同時,讓目標消費者找到你的品牌,讓更多的消費者明白品牌意義。如果消費者認定你的品牌,就不用糾結店鋪開在哪里或是只能依賴線下渠道。因此,電子商務對傳統服裝企業不僅只是一種渠道,更是一種趨勢,一種更進步的,向前的生活方式的變革。
《中國服飾》雜志記者此間也了解到,傳統行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利用互聯網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發展方向,進而邁入“后工業4.0定制時代”。天貓或京東等電商,會作為一種銷售模式和分銷業態而長期存在。借助網絡平臺,將產品“制造”與消費者“需求”直接聯系起來,消費者可在網上自己參與設計、選擇自己想要定制的產品;而傳統制造企業,則在后臺利用自己的產品或制造優勢,提供消費者確切需要的產品。在未來,以消費者為主導的市場下,傳統制造業也好,傳統零售業也罷,會迎來成長的春天,更加蓬勃地發展。
更多精彩內容點擊服裝 流行資訊頻道:http://www.ggjmjx.com/info/c010.html
想接單,請點擊“服裝加工訂單”:http://fzjg.tn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