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女士碰到過如下情形——當你在商場千挑萬選出一件心儀的T恤,拿進試衣間,卻發現它穿在身上幾乎是“透視裝”。
這種經歷肯定讓你失望不已。隨著全球勞動力成本的提高,許多服裝廠家靠選用更輕薄的面料削減成本,保證利潤。比如化學纖維織物,它們不但能把面料成本壓低,而且其重量比棉布更輕,可以有效降低運輸成本。
不過,一件基礎款T恤的平均售價有時僅為3美元(約合人民幣19元),它們的價格難道還能再低?業內專家透露,生產商還有一定的利潤空間,但不會太大。
美國Kurt Salmon咨詢公司零售分析師布萊恩(Brian Ehrig)指出,服裝生產成本有一半來自面料,另外20%~30%是勞動力,其余來自運輸、關稅及供應鏈。布萊恩表示,雖然棉花價格在過去幾年只有2011年價格的1/4,但勞動力成本在以兩位數的速度迅猛增長。
商家通常有兩種應對辦法,一是將生產車間轉移到東南亞等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二是使用更便宜的面料。布萊恩說,因為成本上漲,消費者不愿支付更高的價格,零售商不得不在其他地方“下功夫”,面料就成了重要的杠桿。
“其結果是,消費者看到大量的快銷品牌在推出輕薄款服飾。”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時裝技術學院副教授文森特·全(Vincent Quan)表示,這些衣服通常是由人造絲或其他合成纖維制成的,使用此類面料,制作成本和運輸成本都會降低。
雖然用這種方式很可能導致商品質量下降,但和壓縮人工成本、引發工人罷工相比,已是最好的結果了。
布萊恩認為,還有一個辦法可以緩解零售商的壓力,那就是在產品設計之前購買面料。一些快銷零售商已經在這么做了,它們可以用省下的錢來提高做工質量。
文森特說,事實上,生產一件基本款T恤的成本在1.5~2美元(約合人民幣9.7~13元),一般價格在5美元(約合人民幣32元)左右時商家有利可賺,低于這個價格恐怕就要賠本了。
那么上文提到的平均3美元的售價該如何解釋?文森特說,這意味著廠家并不打算靠其賺取利潤,而是把這些衣服當作營銷手段,僅僅為了拉動銷量。
他認為,這可能是時尚行業獨有的邏輯,商家或許想用一件廉價的T恤吸引消費者購買其他單品與之搭配……時尚行業留給人們的想象空間總是很大的,商家總能找出近乎完美的推銷策略。
更多精彩內容點擊服裝流行資訊頻道:http://www.ggjmjx.com/info/c010.html
想接單,請點擊“服裝加工訂單”:http://fzjg.tn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