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通過舉辦服飾設計大賽擴大中國北派服飾影響力(資料片)。
寒冬時節,走進海城宏基工業園,與陣陣寒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里數十家服裝生產企業火熱的生產場景。
“以前給人家做代加工,由于處于產業鏈的底端,我們處處受制于人,同樣一條褲子,用別人牌子,掙三五元是多的,而現在不同了,有了自己的品牌,至少20元毛利。”商戶胡旭昌告訴記者,嚴峻復雜的形勢下,企業的喜人經營形勢與政府積極倡導的品牌戰略密不可分。他說:“在海城專業市場,賣出自己的品牌,才是真正的市場王道。”
幾年前,不管是在西柳服裝市場,還是在南臺箱包市場,市面上賣的都是本地生產但注冊產地卻是東南沿海地區的商品,市場上很少有打出“海城原產地”品牌的服裝和箱包。“產品是海城的,商標卻是南方的,等于在給南方市場和企業做嫁衣,雖然利潤低,但銷路好,沒有市場風險。”商戶吳寶琦說,大家因此也就都習慣了這種發展模式。
然而,面對全國市場競爭殘酷的嚴峻形勢,海城經濟開發區領導認識到,作為海城全市服務業的龍頭,西柳服裝與南臺箱包兩大專業市場,若繼續堅持以走量為主的低層次經營模式,將面臨被排擠出局的危險。為此,海城經濟開發區決定采取“走出去”和“打造品牌”兩大戰略,叫響“中國北派服飾”海城制造,徹底告別“初”字號,向“深”字號轉型。
近年來,海城經濟開發區先后舉辦了北派服飾新秀設計大賽、北派服飾下線市場萬里行、北派服飾參展北京國際服裝博覽會、遼寧北派服飾博覽會,西柳與義烏小商品城、廣州白馬服裝城、嘉興國際毛衫城互辦貿易對接會等大型活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搶抓國家實施“一帶一路”重大戰略的機遇,積極開展“絲綢之路·西柳驛站”布點,迅速擴大提升了西柳和南臺兩大專業市場的對外知名度、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一大批西柳和南臺地產企業在北派服飾的大旗下孵化成長,并走上了展示貿易、訂單生產、區域代理和電子商務等現代企業營銷道路。
截至目前,西柳、南臺兩大市場有50多個地方品牌獲得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和省市名牌產品、著名商標等稱號,西柳鎮還被授予“中國棉服名鎮”“中國褲業名鎮”“中國北派服飾基地”等殊榮,“北派服飾”已通過國家商標總局進行了商標注冊。
“我們企業遇到的最大瓶頸就是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的建立,可以說政府提供的支持、搭建的平臺,為企業的轉型、市場的升級都提供了極大的幫助。”海城斕捷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長孔令杰笑著告訴記者,在政府的支持下,如今在海城地區,眾多像他一樣依靠給外貿企業做代加工的企業紛紛謀求轉型,“我們剛剛榮獲了省著名商標,現在我們不僅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品牌和研發團隊,產品更是得到了業界的極大認可,可以說企業未來的發展一片光明。”
更多精彩內容點擊服裝資訊頻道:http://www.ggjmjx.com/info/c010.html
想接單,請點擊“服裝加工訂單”:http://fzjg.qf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