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嘉祥是全國最大的滑雪手套生產基地,年產手套600多萬打,年銷售額15億元,擁有上千種手套產品的生產加工能力及60余項專利產品,國內市場的滑雪手套六成以上來自這里,其出口量也占行業出口總量的76.38%。
嘉祥的手套產業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是臺灣的一家合資企業,由于體制的原因沒有發展起來,解散后,曾經的技術、業務人員散落在嘉祥縣的各個地方,他們辦起了家庭作坊式的手套加工廠。目前,嘉祥嘉祥縣擁有手套生產加工及配套企業200多家、加工戶1500多戶,輔料生產、設備供應等配套企業50多家,其中自營出口權企業24家,擁有自主品牌20多個,產品銷往歐美、日本、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7年,嘉祥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手套名城”稱號,并成為國家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
2014年6月,嘉祥與新疆英吉沙縣簽訂服裝產業孵化園建設投資協議,項目總投資5億元,完全建成后可年產滑雪手套200多萬打,年銷售額8億元。截至目前,服裝產業孵化園已在英吉沙縣城周邊鄉村建設13個衛星工廠,今年底,還有35個衛星工廠要投產,遍布英吉沙縣14個鄉鎮。嘉祥縣手套行業協會會長、劍華中興手套集團董事長陳建華說!斑@將有助于提高我們對中亞、南亞、俄羅斯、歐盟的市場占有率,逐步形成以訂單為引領,緊盯全球市場的山東新疆雙中心、海路陸路雙通道的生產格局!
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嘉祥企業說話也越來越有分量。2008年,由嘉祥縣制定的滑雪手套標準,正式成為山東省地方標準頒布實施,該標準不僅是嘉祥縣手套產業的質量規范,也填補了國內相關標準的空白。在8月21日舉行的第4屆中國針織產業集群年會上,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和嘉祥縣政府正式簽署協議,雙方將共建滑雪手套行業標準,這將是我國首個國家層面的滑雪手套質量標準規范。
隨著北京冬季奧運會申辦成功,“白色經濟”為當地企業帶來了新商機,嘉祥正積極抓住機遇轉型升級,以創業帶動產業發展。嘉祥縣手套行業協會會長、中興手套集團董事長陳建華說,申奧的成功勢必會帶動“白色經濟”的升溫,嘉祥必須提早布局,才能搶占市場先機,主要抓手則是轉型升級。
更多精彩內容點擊服裝資訊頻道:http://www.ggjmjx.com/info/c010.html
想接單,請點擊“服裝加工訂單”:http://fzjg.qf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