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末的廣州已經步入盛夏,東莞車間里的女工卻在縫制冬衣;每年早春2月,紐約、米蘭各大時裝周上的服裝品牌都會爭相舉辦秋冬新品發布會……服裝市場就是這樣一個需要預判消費者需求的行業。
LV、CHANEL或許可以賭一把引領時尚潮流,但對于絕大多數服裝生產廠商來說,預判明年的流行趨勢、消費者的喜好,絕對是一個令人超級頭疼的大難題。
大數據貫穿產業鏈
2014年,全國服裝行業的庫存率很高,很多品牌甚至高達40%,是十年來最高庫存量。未來1-3年,中國服裝行業或將面臨一輪消庫存之戰。
“目前廠商和渠道商積壓的服裝庫存可以讓全國人民穿10年。積壓越久虧得越多。第一版嘿客O2O模式就是要打破這種傳統,讓庫存減下去。”談及第一版嘿客的特色優勢,第一版嘿客總經理王斌就是這樣單刀直入。實現這一目標,突破口是服裝產業的大數據。王斌解釋道:“淘寶上有無盡的消費者購買、瀏覽數據,但它只是把這個數據用來賣錢,賣流量,沒有把這個數據提供給上游、中游的服務商。淘寶是掙到錢了,上游、中游的生產商家卻死掉了,這正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第一版嘿客將自己定位為智慧O2O模式,讓大數據在整個產業鏈形成一個有效循環,生產廠家、商家、消費者同時受利。
第一版嘿客商城將面向上游產業鏈開放大數據,服務商通過大數據分析,能生產出更受歡迎、更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商家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活動更好的銷售量;消費者也將買到更心儀的商品。
信息化、數據化、在線化盤活O2O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需要的不再只是便宜的產品,而是更能滿足其個性化期待的產品,方向和風格不符合市場要求的服裝便成為了庫存。
“有企業庫存接近50%,達到臨界點。”原中國南派服飾產業聯盟執行總監歐光耀表示,在2013年以前,服裝行業的利潤還可以,到了2014年,許多企業的利潤都堆在倉庫,成了生產庫存。
對于上游廠家而言,得知了客戶消費需求所在位置,便能夠預判出下一個消費區間在哪里,更好的提前開發、提前訂購。
按照服裝行業的傳統玩法,商家之間各自營運、信息不相通、渠道不對等無法實現整個生態鏈的數據整合,市場需求與廠家生產的鏈接缺失成為庫存積壓的首要元兇。
“如果信息流通不暢,生產商以自我為中心去生產,銷售商以自我為中心去推銷,根本就無法抓住消費者的需求,產品就變成了積壓庫存。”。
第一版嘿客店運營負責人表示:“以前的服裝市場,信息和數據無法流到工廠,工廠只能盲目生產。在互聯網化時代,借助互聯網信息化、數據化、在線化來盤活O2O,完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第一版嘿客這種模式,就是通過盤活O2O,把數據提供給我們的上游供應鏈,支持它進行二次生產、二次開發,要的就是廠家生產市場需要的貨。”
王斌表示:第一版嘿客O2O平臺通過整合資源,不僅解決傳統庫存痛點,還能解決會員線上線下服務鏈接、以及實體店客流慘淡等傳統經營痛點,將形成產業鏈生態互動,讓廠家精準生產、商家高效運營、消費顧客信任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