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保定的氣溫忽冷忽熱,商家們的心也跟著七上八下。打折冬裝賣不動,新上市的春裝又太早,氣溫影響下的保定眾商家顯然已經亂了陣腳,難道服裝真的只能靠天吃飯?
冬裝銷量上不去
“我不穿,太熱了。”一位小朋友將試穿后的羽絨服遞給了媽媽,旁邊的銷售員接過來一邊收拾,一邊向家長解釋道:“現在的優惠力度很大,況且明年穿也不會過時。”這是記者在走訪保定各大商場過程中看到的一幕。
據了解,當前保定各大商場冬裝5折的標識牌隨處可見。面對全年幾近最低折扣,消費者卻并不怎么“買賬”。
“事實上,服裝行業也是靠天吃飯的。”新天地百貨企劃部經理張木華向記者說道。據他分析,今年屬于暖冬,再加上氣溫忽冷忽熱,不少人就擱置了添置冬裝的計劃。往年這個時候冬裝都會斷碼,但今年斷碼的很少。特別是厚款的羽絨服,幾乎賣不動。
“從1月中下旬開始,冬裝的銷量已經下降了兩成左右。”保定商場辦公室主任李紅娜介紹說,隨后她表示:由于顧客多集中在縣區,他們往往保留著過年穿新衣的習慣,因此往年冬裝會在春節前迎來一次銷售高峰。但由于今年過年延后,倘若天氣持續升溫,那么節前銷售壓力會很大。“現在我們也只能希望那個時候天氣不要太暖和了。”
與此同時,包括茂業百貨、北國先天下在內的多家賣場負責人也均表示,當前冬裝的銷售與預期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并希望在春節前能夠迎來一輪冬裝的銷售高峰。
春裝價格下不來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為了應對暖冬,不少品牌專柜一邊賣著低折扣的冬裝,一邊力推新上市的春裝。
“目前茂業春、冬裝的比例達到了1比1,在春節前,比例還將擴大。”茂業百貨市場部經理云俊峰說道。在他看來,當前服裝市場顯得格外尷尬。首先暖冬導致冬裝的銷量很難有大的提升;其次,春裝剛上市,在促銷力度上遠達不到人們的心理預期,很難刺激到購買欲望。
“現在做兩手準備,一方面加大春裝的占比;另一方面,節前將備最后一批冬裝。”云俊峰說道。
而在新天地百貨,張木華則表示,當前新天地百貨春裝的庫存已經達到了60%以上,由于上周保定氣溫相對較高,春裝銷售額迎來了一次小幅提升。但是近日氣溫回落,人們嘗鮮心理也已過了,春裝就成了“擺設”。
據記者觀察,當前保定各大商場的春裝都處于積極上柜的狀態,并且以亮色系的薄款大衣為主。但是由于還沒有到打折期,因此價格都高居不下。即便是有折扣,力度也都在8折左右,消費者也大多處于只看不買的狀態。
莫讓天氣左右商家,河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鄭林昌表示,天氣的確是影響服裝銷售的主因,但是千萬不要讓天氣左右商家們的營銷策略。
“一般來說,兩季交替是最容易提升銷量的時候,但是今年比較特殊,因為整個冬天都很暖和。”在他看來,當前商家們售賣冬裝是回籠資金的主要手段,而春裝則是盈利的主要手段。倘若處理不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就極有可能導致資金鏈出現問題。
“受天氣影響,冬裝賣不出去,商家們冬裝庫存占比就會很高,倘若年前不能有效底地進行清倉、甩貨,那么拖到第二年、第三年,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隨后鄭林昌表示,商家們應該重視起數據庫的作用。此外,如何引導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是商家們需要努力嘗試的地方。
此外,鄭林昌也指出,氣溫仍然是商家們備貨的首選因素,但除此之外,商家們可以在服裝上更加細化,并且可以嘗試著引入一些有季節跨度的服裝。“這類服裝款式一般不會有大的調整,在幾年內都不會過時。”
在采訪最后,鄭林昌也為消費者指出,結合未來氣溫的不確定性以及價格等種種因素,此時購買薄款棉羽最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