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生意成本漸高,是被市場淘汰,還是去市場淘金?
2014年中國服裝市場迎來了一場不小的挑戰,全年持續不斷地“關店潮”刺激著服裝業的轉型變革。在這場變革中,有的企業獲得了更大的發展,有的企業在節節敗退。從兩者的成敗可以看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誰在紡織服裝產業全產業鏈上占據主動,誰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勝利。于是,首先從降低原材料成本入手,成了一些小服裝企業轉型的首要突破口之一。
在北京創業的原丹丹小姐是一位懷揣時尚理想的服裝設計師,她在望京開了一家個性服裝店,自己畫圖設計、打版,找面料制成成衣,然后在店里出售。來這里光顧的一般都是口味獨到的老顧客,小服裝店這幾年下來也積攢了不少人氣和口碑。但原材料成本和房租的日益漸長,加上服裝市場的競爭激烈,利潤被壓得極低,小店支撐地非常艱難。
這理想有了面包卻沒有,如此下去總不是辦法。于是,原小姐希望通過降低面料成本的方法來增加利潤空間。成本降低的同時又要保證產品質量,所以只能繞過面料代理商自己尋找供應面料的廠家,省去中間環節便能省下不少花費。
她首先在阿里巴巴搜索面料,找了一些都不是很滿意,最后在網上輕紡城庫存布市場的阿里商鋪找到了她想要的藏青色呢料,而且價格比其他商鋪正在出售的同類型產品都要低,“便宜將近一倍,一開始我確實有懷疑過是不是質量不過關,或者是瑕疵品”,原小姐表示這價格確實低的讓人不得不產生懷疑。后來她通過咨詢在線客服,得知這是一批廠家出口歐美的庫存布,還剩余1000米左右,“我看客服蠻專業的,應該信得過,就決定嘗試一把,在他們庫存布官網下單買了5米,加上運費50元,一共300元。收到以后可以用驚喜來形容吧,比我預想中的手感、質感都要好,還能幫我節約20%-30%的成本。”原小姐說,如果這款衣服賣的好,她一定會再下單追加,也不排除會長期在庫存布市場尋找面料的可能,“遇到合適的會再買,價廉物美的東西我實在沒辦法拒絕。而且這樣一來利潤就多了,我才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走的更遠。”
據了解,網上輕紡城庫存布市場現已推出3800款庫存布面料,以庫存+現貨的形式在線展示、銷售。這些前期上線銷售的面料都是柯橋廠家貨源,全部為庫存現貨,且每天按時上新百余款優質新品,為采購商、服裝生廠商不斷提供價格實惠的現貨貨源,令企業有效降低生產成本。近期由于線上采購量激增,柯橋本地的貨源種類已經無法滿足客戶旺盛的采購需求。為了充實貨源,網上輕紡城已經在南通廣州等地啟動“你的庫存我來銷”的供應商招募活動,屆時會有越來越齊全的面料品種供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