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人群的購物理念在慢慢發生變化,前幾年大家蜂擁買名牌包,很多人是為了展示給別人看。而這些人群,隨著年齡增長,已經向生活方式高端消費領域轉移。
這么一來,商場必須根據客戶群的變化做出調整。他們正在挖掘“輕奢品”(價格中高端的頂尖設計原創品牌)潛力。
在國外要排兩小時隊買的潮包進杭
時尚敏感度高的年輕人最近可能關注到了,日本品牌三宅一生的潮包“BAOBAO”專柜開進了杭州大廈。
要說三宅一生的包包,已經火了相當一段時間了。時尚達人Penny告訴記者:“國內還沒有專柜的時候,一直托日本的朋友買,結果差不多一年時間才訂到經典購物袋款。”售價在1000-5000元之間的三宅一生包包受到很多“80后”、“90后”喜愛,一些特別顏色款的包包甚至出現全球缺貨的局面。
在香港工作的Flora,因為沒在當地“搶”到三宅一生的包,前段時間去日本東京時,便打算碰碰運氣。結果第一天去東京表參道的三宅一生門店,見店門還沒開,隊伍就已經排得老長。她告訴記者:“中午11點開門,通常9點就開始排隊領號了。”
記者從一些做日本代購生意的人那里了解到,每月1日是這個品牌上新款的日子。由于國內訂單多,這些代購者通常會在那天起個大早,帶足夠錢,排三四小時的隊伍,買幾十只包存著。在日本的代購者Lisa說:“除了每月的1日,平時店鋪也會有小量補貨時間,這只有碰運氣了,我們平時就是多去逛,然后找很多朋友幫忙一起排隊,一起買。因為現在在三宅一生,每名顧客只能限購2只包。”
前幾天,三宅一生的“BAOBAO”在杭州大廈開起了專柜,還是全國首家旗艦店。還沒開張,很多人就在微信朋友圈預告消息了,開店當日,更是迎來了很多時尚達人的追捧。
輕奢品牌消費市場份額將增加
前幾年曾出現過LV、CHANEL等專柜排隊現象,現在,像三宅一生這樣的“輕奢”品牌為什么會迎來一波消費熱潮?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未來消費的主力商品就是輕奢品。據有關報告估算,中國內地主流輕奢侈品消費人群已達總人口的16%,約2億人。這些人主要生活在中國一二線城市,月收入在1萬元到5萬元之間,并與奢侈品消費時有交集。
那么,怎樣算是輕奢品呢?
它主要以頂尖設計師原創設計和高品質面料工藝為主,是比較小眾的消費品,不會像時下流行的快時尚品牌成為街牌。與奢侈品相比,輕奢品更有個性,價格也不會像奢侈品那樣起碼萬元以上,輕奢品牌定位中高檔,普通小資人群也消費得起。
現在,輕奢品牌開始成為一些高端商場的主力商品,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奢侈品消費已持續一段時間的疲態。據世界奢侈品協會報告顯示,去年國慶黃金周期間,中國奢侈品市場銷售額降幅達53%。
進入2014年,奢侈品消費依然遇冷。據世界奢侈品協會2013年度會員財務報表顯示,以往作為“官場饋贈”,腕表和男裝是最受歡迎的禮品之一,但是在所有銷售下跌的奢侈品中,這兩類商品受影響最嚴重,價格越高,下降幅度越大。其中,腕表的銷售額2013年整體下降了95.9%,男裝品類在2013年出現了60%的下滑。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杭州大廈經營三部經理陸鈮娜告訴記者:“奢侈品一直是我們商場的核心消費商品,但由于陪同我們商場一起成長的消費者,隨著年齡增長,生活理念、消費理念漸漸變化,對一些品牌的需要在發生變化。”陸鈮娜稱,現在很多年輕人已不大跟風購買奢侈品,開始尋找能體現個性品牌的“輕奢品”。
于是,商場開始調整柜臺,杭州大廈甚至專門打造了輕奢品專區。陸鈮娜說:“去年11月開始,我們C座已經從一樓開始打造輕奢品專區,VALENTINO、TORY BURCH、MICHAEL KORS等等都開始調整入輕奢品區,從去年12月份季末和今年6月份季末的銷售數據來看,業績增長非常明顯。”
她告訴記者,經過半年多的磨合和市場培養,目前輕奢品的銷售業績占了杭州大廈C座整幢樓銷售額的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