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消費者協會委托國家紡織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做了個比較測試,發現部分品牌的防曬衣不具備宣傳的功效。記者走訪廣州各大百貨商場,也發現防曬衣標簽不清、夸大功效等亂象,消費者購物陷阱多多。中消協提醒消費者,選購的時候記得留意衣服上的UPF(紫外線防護系數)數值。
在選購防曬衣時,高價并不等于高質量,中消協近日發布的一則關于30款服裝防曬效果的比較試驗結果顯示,其中9款防曬效果不理想。其中,標稱“Beaume”品牌的男款超薄夾克UPF數值為5,標稱“邁奧里Maioule”女式防曬外套UPF數值為8,基本起不到防紫外線效果。而這些產品在市場上售價都比較貴。
而記者在天河商場內走了一圈,發現防曬衣隨處可見。記者發現,許多聲稱有防曬功能的商品中,都幾乎沒有標注UPF值。在廣百天河中怡店的戶外品牌Northland,記者看到了兩排顏色鮮艷透明的薄外套,銷售員熱情招呼詢問是不是要買防曬衣,并表示這兩排都是適合戶外游玩時穿的防曬衣。記者翻開了5件衣服的標簽,卻看不到UPF標志。
店員解釋,“UPF大于30的才會有標識,這20幾件衣服里面只有三件是UPF40的,這三件才有標識。”而記者發現這三件均售價598元,低于其他的防曬衣,店員表示價格與防曬效果無關,且這三件有標識的不一定防曬效果比其他好。
哥倫比亞店的防曬服均無相關防曬標示,銷售人員稱因為UPF都是25,所以沒標,UPF30以上才會標。然而,按照國家質檢總局制定的標準,防紫外線的標準需要UPF大于40才算具有防紫外線效果。
在時尚天河、天河又一城里,每隔兩家就可以看到有賣薄如蟬翼、顏色透亮的長袖,商家直接在貨架上寫明這是防曬衣,售價區間29元~59元。在其中一家店里,記者翻來覆去都沒有找到衣服吊牌上有類似UPF參數,一問銷售人員,他們馬上改口說他們不知道有這個標準了。
銷售人員表示“防曬”同防紫外線搭不上邊。對方說:“凡是穿身上的衣服都能防曬,只要遮住皮膚擋太陽都防曬,只是多和少的問題,添加了防紫外線材料就會貴點。”
消費誤區
薄長袖≠防曬服
記者撥打12365廣州質監熱線得知,現在市面上很多所謂的“防曬衣”都起著薄長袖的作用,根本不符合防紫外線產品的標準。“防曬衣”肉眼上看不出質量差異,但可以從產品標簽上看出來。另外,防曬衣最好還是挑選顏色深一些,款式上要厚一些、密一些的產品。據悉,有些無經過特殊防紫外線處理的衣服,只要足夠厚實,也會有一定防曬效果。
服裝的防紫外線性能是指通過面料減少紫外線透過量,通常用UPF即紫外線防護系數表示,UPF數值越高,防紫外線性能越好。按相關標準,防紫外線的標準需要UPF大于40才算具有防紫外線效果。
消費提醒
深色衣防曬效果好
中消協相關負責人表示,應盡量挑選面料致密、色澤偏深、厚度適中的防曬衣。
一般來說,聚酯纖維、錦綸等合成纖維防曬衣要比棉、真絲等天然纖維防曬衣的防曬效果好。而面料密度較稀疏、面料厚度較薄、顏色偏淺的服裝,其防曬效果相對較差。因此,在選購防曬衣時,盡量挑選面料致密、色澤偏深、厚度適中的防曬衣。
目前市場上很多宣稱自己有“防紫外線”功能的品牌上,都會有UPF30或者UPF50的標識,不過不是所有宣稱自己有這樣功能的衣服都和宣傳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