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申銀萬國分類下的37只服裝家紡類上市公司有34只發布了今年的中報預告。新快報記者統計發現,在零售行業低迷的背景下,服裝類上市公司寒風勁吹,超過一半以上的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而其中,男裝類企業又是重災區,預減和預虧的公司占了絕大多數。像卡奴迪路今年上半年凈利潤跌幅最多達到了80%。對此,市場疲軟、成本上升成為業績不佳的統一解釋,因此,有公司已經開始尋求跨界突破。
A 盲目擴張與同質化或是真正原因
從服裝家紡類公司公布的半年報預披露中,預減和預虧的公司中占了絕大多數,其中尤以男裝品牌為代表,希努爾和步森服飾期內甚至出現了上千萬元的虧損。
希努爾表示,消費持續不景氣,部分大客戶業務減少和部分團體定制業務延遲交貨,人工成本上漲及團體定制接單價格下降等因素,都導致了公司毛利率下降。步森服飾則因為重大資產重組從5月1日起停牌至今。
除此之外,凱撒股份、卡奴迪路、報喜鳥、喬治白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業績預減。去年逆市擴張、主打高端牌的卡奴迪路本期凈利潤跌幅最多達到80%,而其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也下跌48.27%。其董事長林永飛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曾表示,百貨等商圈的扣點以及租金并未減少,但員工的用人成本上升,新項目已然投入成本卻還未釋放業績。
受制于消費市場的疲軟,訂貨量下滑、成本上升幾乎已經成為男裝企業對于業績不佳的統一解釋。事實上,除了消費市場沒有改善這一外部原因外,男裝企業自身的定位也存在問題。在經歷早一輪“跑馬圈地”的開店潮之后,男裝品牌公司大多在渠道精細化管理上沒有太多提高,如果今后業績沒有強勢向上,恐怕男裝品牌會重蹈運動休閑裝企業覆轍。
除了盲目開店外,男裝產品同質化嚴重也是一個問題,業內人士表示,男裝市場競爭不比女裝小,男裝企業在上游面料供應、款式設計、定價方法等方面差別不大,導致各品牌之間差異化較小,加上崛起的快時尚品牌的價格優勢,男裝企業利潤空間在不斷壓縮。
B 調整仍將繼續 企業開始玩跨界
東方證券的研報指出,男裝企業整體調整晚于全行業,經過2013年的去庫存及渠道調整措施,庫存壓力有所減輕,但主動調整與經營轉型成效尚不明顯,預計2014年男裝行業去庫存及渠道調整的過程仍將繼續,最快也要到2015年開始好轉。
市場的低迷也讓男裝品牌嗅到了危險的氣息,不少男裝公司紛紛尋求并購、跨界來自我拯救。2014年3月,凱撒股份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專項產業基金的議案》,同意該公司發起設立專項產業基金。凱撒股份進入投資領域,與雅戈爾相似,現在投資、房地產和服裝構成雅戈爾業務的三駕馬車,投資業務為雅戈爾帶來不少真金白銀。 而本期的雅戈爾業績也實現了預增,公司表示預增主要原因為公司對寧波銀行的會計核算方法由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變更為長期股權投資,并以權益法確認損益。除了投資外,跨界收購也是男裝品牌的一個自選動作,7月16日,百圓褲業發布公告稱,擬以10.32億元的價格收購跨境電商環球易購100%股權。受此公告影響,截至昨日,流通盤只有3334萬股的這只小盤股連續7天一字漲停。不過其本期凈利潤為1032萬元至1652萬元,同比降低20%至50%,業績表現并不佳。
部分服裝家紡類上市公司中報業績預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