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一名叫做夏華的女士瞄準了中國男裝市場的空白,創造了男裝品牌“依文”。隨后她的女兒出生,她沒有思考就把女兒也取名為“依文”。那時她 說過,做品牌,就像給自己判了“無期徒刑”。如今,隨著女兒的成長,企業的壯大,這位剛過不惑之年的服裝行業的管理者告訴大家,在金融危機下,與“無期徒 刑”賽跑,信心最為重要。
我說這個時候,品牌,中國品牌是應該站出來的。我覺得它們這個時候應該去演主角,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真正意識到了它們是這個產業鏈里最重要的支撐環節。我說只要品牌能夠堅持住,它的這種終端零售市場的,這樣的堅定的往前走的信心,那么它的上游的面料供應商和工廠就不會出太大的問題。這要品牌能 夠義無反顧的去堅持它的品牌線路和數字的提升,那么終端的零售企業也不會出太大的問題。要思考的只有兩個字:信心。所以我聽到溫總理的那句話:信心比黃金還重要。我覺得真的是作為品牌企業,真的是覺得發自內心的認同。
夏華1995年成立“依文”,卻并非順風順水。1997年便遭遇了亞洲金融危機,而2008年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更加來勢兇猛,服 裝業受到嚴重沖擊。不過這位精明的企業領路人卻對逆境毫不畏懼。2009年,她被授予“年度商界木蘭”的殊榮。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進入中國,金融危 機下又面對這樣的挑戰,她的信心如何而來?
盡管很多很多優秀的世界品牌它們都來到了中國市場,但是我說誰也沒有我們,我們的設計師,我們的營銷團隊,在同一片熱土上成長起來的,我們能夠最了解身邊的顧客群真正的需求。在這一次危機來的時候,我們真正思考他們的生活方式有了怎樣的轉變。我們的產品線開始怎樣跟隨它們的轉變,去 橫向的、縱向的,去拓深。
夏華白手起家,創建了自己的公司,在下海之前,她曾經是一名大學教師。在轉型到服裝產業之后,挖到了第一桶金,并在2000年第一次登上了北京服裝品牌銷售冠軍的寶座,2009年,國慶60周年慶典,服裝制造的任務落到了夏華的肩上。然而,面對這樣大的市場,夏華認為利潤不是她全部 的目標。
今年的國慶依文是全程參與的,只有50天的時間,對著一個企業的高效管理和快速反應是一個空前巨大的考驗。從設計,一直到生產,一直到280所學校,9個大區的發放。熟悉我的很多朋友問了我一個考慮了半個小時沒說話的問題,很賺錢嗎?我說不會有很高的利潤,但是是我們值得驕傲的一個 事件,我們一定回去盡全力去做好。我說參與一次大行活動,對名利的思考都是淺顯的思考,我覺得每一次的大型活動給我們帶來的都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思考,企業的新的利潤增長點的思考。
夏華對利潤增長點的細心并不是空穴來風。早在2000年中非論壇,她打破行業內定制服裝至少需要一周時間的束縛,24小時之內完成量體、設計、制衣,將定制好的西裝穿到非洲領導人的身上。從此推出的24小時的高級定制,給依文提供了很大的利潤增長點。新的時代需要創新的思想,夏華用 貼近國人的理念、面對挑戰的精神,將信心轉化為實力,直面金融危機,樂觀、積極的走出了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