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浙江省改革開放的“金名片”,中國輕紡城不僅是柯橋的產業之基與立城之本,更是中國紡織業參與全球競爭的戰略支點。從一根絲、一匹布到一件衣,中國輕紡城依托全產業鏈布局,深度挖掘并放大“產業+市場+科創”的疊加優勢,書寫了中國紡織業高質量發展的“市場樣本”,成為觀察中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鮮活窗口。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經營品類最全的紡織品專業市場,中國輕紡城擁有3.9萬余戶市場經營戶,經營品種5萬余種,全球四分之一的面料在此交易,銷售網絡遍布206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中國輕紡城總成交額突破4000億元大關。抽象的數字背后,折射出傳統紡織專業市場向著現代化新興市場不斷創新躍變的商業密碼。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柯橋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和中國式現代化縣域樣板的奮進之年。從本期開設《市場觀察》欄目,以“全球紡織產業坐標中的市場樣本”為觀察視角,通過產業鏈深度解構與市場生態全景掃描,解碼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進程中的中國輕紡城市場方案。
當前,紡織新業態正重構實體市場新格局,產業數字化浪潮撕開傳統貿易的時空壁壘,傳統專業市場步入轉型升級的深水區。在全國各大紡織專業市場紛紛打響招商隆市保衛戰之際,中國輕紡城坯布市場卻交出了2389間營業房100%出租率的亮眼答卷。“一房難求”的現象級火爆背后,潛藏著怎樣的商業邏輯?
在坯布市場一樓干凈整潔、寬敞明亮的通道里,來往客商行色匆匆,快速走進目標商戶;樓下剛增設的垂直電梯間里,采購商們拿著樣布穿梭自如;四樓嶄新的展示貿易洽談區,不時回蕩著交流溝通與歡笑之聲。這種高效運轉的場景,正是坯布市場運營方以“硬環境+軟服務”雙提升、“空間重構+流量再造”雙突破的創新實踐成果。
“經營戶的需求,就是我們不變的追求。”中國輕紡城坯布市場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華軍表示,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坯布市場構建起市場公司與經營戶雙向奔赴的生態共同體,攜手打造紡織上游專業市場新高地。
營商環境便利化:
“細節革命”解鎖進階密匙
在王華軍看來,經營戶之事無小事,商戶的“微訴求”就是營商環境的“晴雨表”。從廁所改造、電梯增設、停車系統優化到市場培訓、線上新品發布會,多年來,坯布市場不斷細化市場服務的顆粒度,構建起“體驗可量化、服務可感知”的全周期服務生態。
“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們始終認為市場營商環境如何,經營戶是最有話語權和感知力的,因此,市場每兩三個月都會召開經營戶代表座談會,一方面了解經營戶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對市場公司的建議,另一方面讓經營戶以主人翁身份共商市場發展規劃,共建市場美好未來。”王華軍說道。
當市場交易額逐年增長遇上車流量激增,停車困局成為許多專業市場急需解決的問題。為此,坯布市場多措并舉,通過停車系統優化和停車位改造成功破解停車難題。針對高峰期進出擁堵引入ETC無感支付、反掃支付和提前支付,大幅提升了車輛通行效率;針對來往拿樣的客戶設置即停即走區域,潮汐車位設計極大提升車位周轉率;針對市場停車缺口,挖掘市場邊角落,通過合理規劃進行車位擴容……以智能治理與空間效能驅動商業生態進化。
在專業市場“垂直商業衰減定律”的魔咒下,越往上人流量越少似乎成為解不開的現狀,這也為專業市場發展繁榮帶來極大限制。為打破這一魔咒,坯布市場以“立體交通網絡革命”破除樓層壁壘,在原有基礎上,增設6部垂直電梯,壓縮進一步跨樓層通行時間,為客戶上下樓層找樣提供了極大便利。
此外,為了讓市場更干凈整潔,坯布市場不僅在看得見通道走廊下功夫,還進行了廁所改造;為了提升經營戶稅務、金融等常識,多次舉行市場培訓活動;為了幫助經營戶拓展營銷渠道,積極組織經營戶參加對接會、線上展會和新品發布會……多年來,坯布市場堅持“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的發展邏輯,從經營戶的難點與“癢點”出發,真正把服務做到了經營戶心坎里。
市場布局再進化:
空間重構催生“化學反應”
中國輕紡城坯布市場于2011年開業,經過10余年的培育發展,已形成了一樓主營坯布,二樓主營繡花面料,三四樓主營庫存布產品,A、B、C三個區域協同發展的良性生態布局。隨著坯布市場在全國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提升,越來越多外部的經營戶想入駐,卻苦于沒有合適位置,如何為更多的經營戶提供機會,成為坯布市場面臨的“幸福煩惱。”
為此,坯布市場在物理空間與產業生態雙重維度上,開啟了“破界行動”。縱向通過電梯矩陣建設、租金政策調節與立體功能優化打破樓層梯度 ,橫向通過在ABC區間加裝燈箱廣告、引入明星企業作為“流量錨點”彌合區域差異,推動1-4樓和ABC區平衡發展,讓所有商鋪都能共享市場創新與發展“紅利”。
據王華軍介紹,2023年市場公司結合市場經營格局實際,重組整合四樓剩余營業房,設立展示貿易洽談區,并勸導一樓大戶只保留1-2間商鋪,把展貿區遷到四樓,打造“一樓接單窗口+四樓展貿中樞”模式,騰出的首層黃金鋪位引入更多經營戶入駐,進一步豐富市場產品類別,提升市場創新活力。這種“前店后展”的布局,既保留傳統市場接單功能,又構建起品牌展示新高地。
近年來,坯布市場不斷優化業態布局,引進開元頤居酒店、機器人炒菜餐廳、十足便利店、首家咖啡休閑吧,打造集采購、休閑、住宿等于一體的一站式現代化市場綜合體。同時,積極擁抱數字化浪潮,以“新產品+新媒體+網紅直播”的創新模式,為經營戶開拓“云上”拓市新思路,推動了專業市場宣傳及綜合競爭力全面提升。
眾人劃槳開大船,眾人拾柴火焰高。王華軍表示,未來,坯布市場將繼續以優質的服務和良好的營商環境贏得新的增量,團結廣大經營戶,不斷增強坯布市場的競爭力、創新力、發展力,把坯布市場打造為全球知名的標志性市場和引領產業鏈下游高質量發展的“新標桿”。
經營戶:
我與坯布市場共成長
“我們的工廠在湖北黃岡,從2011年開業,公司就入駐了坯布市場,當時就是看重這個市場比較新,硬件配套完善,沒想到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這個市場比我們想象中發展得更好,公司的銷售額也隨之翻了一番。當然,我們經營戶都明白市場發展的背后離不開市場公司‘保姆式’的服務,從廁所改造、電梯加裝到停車系統優化,正是這一件件看似很小的舉措,為我們營造了安心舒心的經營環境,也為來往客戶營造了良好的體驗感。”
——紹興茂美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偉
“我們是2011年坯布市場開業首批入駐的經營戶,一路走來,見證并參與了坯布市場的成長。這個市場優勢非常明顯,一是整體規劃完善,安裝了中央空調,客戶走進來冬暖夏涼,下雨天逛市場也不擔心淋雨,還安裝的許多電梯上下樓層找樣也非常方便;二是各門店空間設計很好,客戶走進來不壓抑,非常敞亮;三是服務非常好,市場工作人員會經常上門詢問我們的建議,并針對性解決。目前,我們除了在一樓的店鋪,還在四樓設立了展示洽談空間,樓上樓下相輔相成,形成良性發展。”
——浙江天鷹紡織有限公司門市負責人鄒海芬
“我是2012年9月入駐坯布市場的,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創業,開業第一天有三個客戶光顧店鋪,當月就接到了第一個訂單。從白手起家到如今年銷售額破億元,從10余平米的小店鋪到買租結合店鋪面積擴容,在沒有任何客戶資源的情況下,是這個市場給了我前行的動力和勇氣。目前,公司不僅在一樓有店鋪,還在旁邊的紡都大廈設立了展示接待辦公室,優質的服務和完善的配套支撐著公司不斷發展進步。”
——紹興藝晟隆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季吉隆
“我們2020年入駐坯布市場的,這是一個面向世界,專業化程度非常高的市場。得益于市場的客戶資源優勢、前沿信息集聚優勢和市場精細化服務優勢,入駐短短幾年時間,公司就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效。作為一家生產多組分交織面料的創新型企業,來到這個市場更近距離接觸客戶,更全面接收到來自全球各地的前沿趨勢,因此產品更新速度更快,產品創新力度更強,不僅推動了公司產值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長幅度,也促進公司機臺設備的增加與革新,形成良性循環發展。”
——嘉興市新業達織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嘉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