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聚焦浙江制造業轉型升級,以濱海新區海印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為案例,報道我省推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實踐成果,展現“堅定信心,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的探索路徑。連日來,紹興日報記者走進海印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探尋其創新發展的內核所在。
在浙江海印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鯤”高速直噴智能數碼印花機正滿負荷運轉。僅幾秒鐘,一塊以藍色為主色調的花布打印完成。數據顯示,該印花機生產速度達到每分鐘80米,是普通數碼印花機的近20倍。
海印數碼把其生產的超高速數碼印花機命名為“鯤”,寓意其奮發向上和不斷超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鵬舉、展翅飛,希望產品和新工藝能代替傳統平圓網印花,改善高污染、高能耗、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方式。”該公司董事長宋水友把美好的愿望都寄托在產品上。
跨界:一個出乎意料的決定
在研發數碼印花機之前,宋水友一直經營著一家印染企業——北海印染。“飽受高能耗、高排放的困擾,這也是當時傳統印染企業的通病。”宋水友告訴記者,“兩高”的背后帶來的是招工難和成本高。同時,下游企業業務需求的變化,也給傳統印染設備帶來前所未有的考驗。“過去的傳統印花企業,一個樣品都是幾十米甚至幾百米起印,后面隨著電商平臺的發展,客戶往往單次只需要幾米,因為設備無法實現,企業就不能持續接單。”
當時多種因素疊加,讓宋水友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成立“海印數碼”,研發數碼印花裝備。消息一出,不少同行并不看好。一些設備生產商告訴宋水友,“專門研制設備的企業都實現不了,更不用說印染企業了。”
“他一直有一股樂觀且不輕易放棄的勁。”在海印數碼總經理、宋水友之女宋麗娜眼中,父親一直說一不二,堅持的事情一定要實現。
“就是想研發一臺能像打印紙張一樣快速的數碼印花機。”宋水友很快和北京大學建立合作,高薪聘請了紡織裝備、軟件工程、染料墨水等方面的高級人才,組建起一支10多人的研發團隊,從零起步開始攻關。
蓄勢:打造獨一無二的產品
從2015年開始立項研發,到雛形機問世,海印數碼僅用了兩年時間。在此期間,從控制系統到機械設計,從打印軟件到驅動程序,從供墨系統到配套墨水和漿料,研發團隊不斷優化設計方案,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
“在研發黑色墨水方面,我們就花了差不多1年時間,根據傳統印花的喜好,不斷調整配方的材料,希望達到最佳效果。”宋麗娜告訴記者。
經過近10年不懈努力,海印數碼終于在數碼印花領域取得眾多突破性成果,生產的超高速數碼印花機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2021年,該公司單PASS超高精度高產能直噴智能數碼印花機被認定為國家首臺(套)產品。截至目前,該公司獲得國家專利近60個,其中發明專利31個。
海印數碼生產部經理壽葉剛告訴記者,“鯤”系列產品不僅運行及整體使用成本低,印花成本也遠遠低于國外同類產品。墨水成本較競品可節省三分之一,并且印花過程污染少、浪費少,印花產生的廢水量、染輔料消耗量、所需人工分別是傳統印花的70%、50%、50%,年節省用電量、蒸汽量和用水量在50%左右。
與此同時,“鯤”系列產品還采用全球首創“在線上漿+印花串聯集成一體”技術,改變了原有數碼印花上漿與印花獨立工序分開作業的加工方式,減少流程,降低能耗,提高印花品質。眼下,“鯤”系列產品已獲得Shein集團等國際服裝品牌與江蘇沙印集團、諸暨華都集團等多家全國印染企業前三十強的廣泛認可,復購率達100%,已經替代了部分傳統印花生產,質量獲得用戶高度認可。截至目前,“鯤”系列超高速數碼印花機已交付超40臺,隨著產能實現爬坡,今年有望再交付40臺。
“在設備研發過程中,濱海新區及斗門街道相關負責人多次走訪企業,了解項目研發進度。在項目正式立項后,關注項目推進情況,在規范化管理和生產實踐中給予過程化指導。”宋麗娜說,這些年,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科技強區”戰略,從加強產業發展、培育創新型載體、激活人才生態等方面入手,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驅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企業創新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騰飛:助力一個行業的變革
作為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重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二字是海印數碼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研發投入比重逐年上升,研發團隊也在持續納新。”宋麗娜告訴記者,企業還在北京設立一家分公司,負責研發設計相關工作。
眼下,根據市場形勢和客戶需求,企業還推出了針對中端市場的青春版“鯤”系列超高速數碼印花機,目前已小批量交付相關客戶。“售價相對更低,滿足企業不同產品的多樣化需求,進一步助力印染企業優化成本。”宋麗娜表示,該產品未來將持續提高產量,更好地匹配訂單。
基于深厚的應用經驗,海印數碼不僅提供設備和維保服務,更能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數碼印花技術解決方案。目前,公司主打的是窄幅服裝面料數碼印花機,并計劃在未來進一步拓展更寬幅以及涂料酸性印花等領域的數碼印花機技術,同時加強相關軟件開發,以助力企業更充分地發揮設備潛力。
為盤活閑置廠房,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提高廠房利用率,海印數碼還對老廠房進行了改造提升,建立標準生產廠房、研發中心、展示中心、北大海印數碼印花技術聯合實驗室、倉庫、專家樓、辦公樓等單體。項目從2024年8月開始建設,預計到今年8月可投用。
海印數碼的發展歷程,從成立之初的艱難探索,到技術突破后的快速崛起,再到市場認可和行業贊譽,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未來,海印數碼將繼續秉持“以人為本、科技為先”理念,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技術水平,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為紡織印染產業的發展和環保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宋水友表示。
“科技創新不僅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關鍵力量,更是提升區域競爭力的核心引擎。”濱海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將持續加大科技創新的培育力度,積極引導企業加強自主創新,提升核心技術水平,打造更多具有紹興濱海新區特色和國際競爭力的創新企業,為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