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25個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典型案例,浙江中國輕紡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輕紡城股份”)憑借其擔保債務融資工具(CB)項目成功入選。這是全國地方國企上市公司、浙江省上市公司及紹興市首單CB業務,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始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輕紡城,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經營品種最全的紡織品集散中心。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輕紡城股份也面臨市場租賃主業收入比例偏高、新業態發展較慢、創新投入不足、融資模式單一等問題。如何盤活存量資產、破解發展難題,成為輕紡城股份領導班子的重點工作之一。
浙江中國輕紡城集團CB項目盤活的存量資產為輕紡城股份持有的位于紹興市柯橋區的2宗房屋建筑物及土地使用權,評估價值15.03億元。項目于2023年12月成功發行定向資產擔保債務融資工具,發行規模12億元,期限3年,利率3.6%,浙商銀行承銷份額7億元,浦發銀行承銷份額5億元。
項目利用CB產品“主體+資產”雙重信用,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注冊,實現融資目標。相比其他融資模式,CB程序簡便、交易成本較低,為國有企業其他不動產融資提供了新路徑;項目依托15億元抵押標的資產,項目盤活融資金額12億元,融資比例較其他融資模式高出約20個百分點。
據悉,此次募集資金將圍繞“市場、數字、投資”三大戰略主線,優化企業資產負債結構,重點用于數字物流港、輕紡智谷數字工業園區等項目建設。2024年上半年,輕紡城股份完成了柯橋鐵路口岸改擴建,并開通了“市場采購貿易+海鐵聯運”整合業務。數據顯示,僅2024年1至6月期間,中歐班列發貨量達220大箱,海鐵聯運發貨量突破8.7萬標箱,為紡織品出口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務。
輕紡城股份通過此次盤活,初步形成了“市場+物流+電商+展會”的“四輪驅動”格局,并榮獲“中國商品市場十大數字化領跑者”“創建全國優化升級數字化示范市場”等榮譽。
2023年輕紡城全區出口額達43億美元,同比增長56.65%;2024年上半年出口額22億美元。此外,服裝市場電商基地自2023年開園以來,線上交易額突破3億元,孵化千萬級商家3家。紡織新材料中心也已建成,與47家企業達成意向簽約,首批12家大型紗線原料品牌企業成功入駐。
輕紡城股份的資產盤活項目,不僅緩解了資金壓力,也為國企混改注入了新活力。公司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推動管理模式和業務結構優化。中服城市服務集團作為柯橋區首家國有混改企業,通過市場化運作參與輕紡城市場的開發與物業管理,實現了“輕紡城股份主導運營、城市服務公司輔助管理”的分工模式。這一創新舉措顯著提升了輕紡城的綜合服務能力,為其他國企混改提供了借鑒。
業內人士指出,輕紡城股份此次創新性地利用擔保債務融資工具,將資產盤活與擴大有效投資有機結合,為全國大型專業市場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案例。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可借鑒輕紡城的經驗,進一步加快存量資產高效利用,釋放經濟發展潛力。
專家認為,通過優化資產配置和提升市場競爭力,輕紡城正邁向全球紡織產業鏈更高端,為推動我國紡織產業轉型升級樹立了標桿。
數據顯示,2024年,紹興市共編報盤活項目近百個,盤活回收資金約260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130%。除輕紡城CB項目外,紹興原水水利REITs項目也成功入選國家發改委典型案例,獲得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