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案設計是否原創、是否二度創作,通過小程序一查便一目了然。”在中國輕紡城經營面料生意的金磊說。
如今,在中國輕紡城,通過微信小程序“版權AI智審”比對花型,圖案原創設計已經成為眾多經營戶的共同選擇。該應用由區人民法院研發,通過“查比爭看”四項服務,能快速查明作品權屬,一鍵上傳比對申請,并提醒查重結果,有利于面料經營戶現場查清權屬、就地化解矛盾。
據了解,“版權AI智審”微信小程序是區人民法院主導開發“版權AI智審”系統的迭代升級。為實現更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2021年,柯橋法院輕紡城人民法庭通過數智賦能給予新時代“楓橋經驗”更豐富的實踐內容,主導研發全國首個司法領域內的圖案查重和比對系統“版權AI智審”,通過AI搜比技術解決圖案類知識產權案件中原創人不明、相似度不清、創新度不確的司法痛點。
“版權AI智審系統,以單圖溯源、創新比對、相似比對三個模塊,回應審判實務中圖案原創情況難查、創新程度難定、事實認定難斷的司法痛點,補齊司法領域圖片查重比對的空白。”柯橋法院輕紡城人民法庭相關負責人說,目前系統已保護年超200億元的紡織品圖案附加值,并向外延伸保護義烏、東陽等市場超千億產值的涉圖產品。
“版權AI智審”自推廣以來,已避免錯案567件,挽回人民群眾損失2800余萬元,構建了知識產權精準保護的新格局。同時“版權AI智審”應用領域也從紡織品上圖案作品創新保護拓展至美術作品版權、外觀設計專利、圖形類商標的全知識產權類型保護,構建起知識產權全鏈條大保護工作格局。
數智賦能也讓“楓橋經驗”歷久彌新。據悉,區人民法院的《數智賦能“楓橋經驗”技術護航知產保護》還獲得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優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