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了新改良的‘清洗助劑’后,清淤效果非常明顯,生產效率大幅提升。”近日,在浙江迎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公司“助企工作室”負責人、技術中心主任金京笑著說道。原來,在染整工藝中的“水處理”環節,經膜材料過濾后,時間一長就會在底部形成“淤泥”。一種解決方案是定期拆洗,但需要花上個把月時間;另一種解決方案是添加清洗助劑,但往往價格昂貴,效果有限。
為此,有著10余年染廠工作經驗的金京便和同事們一起鉆研起這一“課題”來。經過多次復雜試驗后,改良的清洗助劑不僅性價比高,而且清淤效果尤為明顯。目前,改良版的清洗助劑在我區印染行業中被廣泛推廣,有效紓解了行業難題。
同樣的,在紹興海成化工有限公司的“助企工作室”安排下,日前,一場關于“萊賽爾纖維”的染整工藝分享會辦得有聲有色。“這些成功經驗的分享,不僅有助于同行們少走彎路,而且還能集大家的經驗智慧對產品性能進行持續提升。”該“助企工作室”負責人、“海成化工”市場部經理方頌介紹說,由于具備高強度、柔軟、透氣、吸濕、透明度高等優點,眼下,“萊賽爾纖維”被廣泛應用于服裝、家居等領域。好產品對于制作工藝的要求也更為嚴苛,為此,分享會聚焦“萊賽爾纖維”的染整路徑,以及制作中常見的難點進行交流分享,來自印染集聚區的20余家印染企業代表前來“取經問道”。
像這樣的技術難題攻克、材料工藝分享模式,已成為我區印染行業發展的新常態。今年以來,區印染產業集聚升級服務中心提前謀劃、精心組織,已累計創建“有呼必應——助企工作室”15家,入駐染整行業高級工程師7人、長期扎根染整一線“土專家”23人,還撬動線上云端工程師近萬人,助推我區紡織印染產業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區印染產業集聚升級服務中心還積極做好產業政策“宣傳者”、產業技術“傳播者”和產才融合“服務者”,聚焦紡織印染產業發展需求,通過線上交流、線下講座等形式指導企業用好用足政策,打通技術變現“最后一公里”。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助企工作室”已累計幫助解決我區印染企業相關問題700余個,推動技術成果轉化及項目孵化金額1180余萬元,產生各類協同創新成果500余項。“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深入推動建設‘助企工作室’,充分發揮技術人才的引領作用,搭建起印染企業之間銳意創新、攻堅克難、交流探討的平臺載體,助力印染產業高質量發展。”區印染產業集聚升級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