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橋區數字化改革再結碩果。近日,浙江省委改革辦(省數改辦)公布了2022年數字化改革“最系列”成果,柯橋區紡織品花樣數治應用成功上榜最佳應用。
近日,在柯橋(紡織)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內,浙江紅綠藍紡織印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再次提交了企業最新設計的三款花型外觀設計專利申請。作為快維中心的“常客”,該企業相關負責人坦言,外觀專利授權只需要7天時間,大大激發了企業創新的積極性。
從過去紡織品外觀設計專利確權到授權需要6個月,到如今的7天,這是柯橋紡織產業數字化改革創新成果惠及企業的真實寫照。據介紹,圍繞紡織品外觀花樣圖案的版權保護問題,柯橋區借助快維中心,建設紡織品花樣數治數字化場景應用,涵蓋網上花樣登記、區塊鏈備案和存證、AI自助查重、金融服務、司法審判、維權調解等功能,實現花樣版權登記、管理、維權全鏈條線上服務。
目前,該場景應用數據庫收錄浙江省近12年登記的花樣版權圖片12.49萬件,并通過新登記的花樣版權圖片不斷擴容數據中心庫,為“一圖一ID”的“戶籍式管理”打下堅實基礎。“共享山東、江蘇、廣東三個紡織大省紡織品花樣圖片庫。對申報資料齊全的花樣版權確權申請,通過AI比對,自動查重確認花型原創性,對符合要求的花樣作品,系統直接提交至省版權局進行審核、發證,實現申請、比對、授權全程網上確權辦理,有效破解了人工審核效率低、重復登記率高的問題。”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紡織品花樣數治數字化場景應用共開展紡織品花樣AI比對32.3億次,提供查重服務總數12.5萬次,整體查重率10.59%。此外,個人或企業用戶通過應用掃碼上傳需要比對的圖片,即可獲得與已授權版權的相似性提示,避免因不知情而侵權。
過去,企業遇到花樣版權糾紛需要維權時,往往需要市場監管局、檢察機關、法院等多部門“三堂會審”。而如今,通過數字化賦能,版權糾紛調解變得更為快速、高效。舉例來說,當企業遇到花樣版權糾紛時,可通過應用線上提交調解請求書及相應依據材料,自主選擇行業自律、行政調解、專業調解等調節方式。調解員會在一個工作日內明確到位,通過比對取證,明確版權歸屬,實現快速調解;調解不成功的,應用將相關證據材料推送至法院,轉入司法訴訟環節。“通過花樣版權糾紛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的緊密銜接,改變了過去糾紛調處‘線下申請、實地取證’的傳統模式,有效減少當事人訴訟成本,提高調解效率。”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智護”花樣版權,是我區保護花樣版權、助推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區不斷加強紡織產業花樣版權保護,目前已形成集商標、專利、版權于一體的知識產權“三合一”保護,構筑構建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等有機銜接、協調聯動、高效便捷的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體系。截至10月,我區受理花樣版權登記申請9200件、發證7738件,分別同比增長23.32%、15.78%;帶動服務對象形成銷售收入219.97億元,同比增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