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孫想聊點和坯布關系不大的,也就是聊聊使用微信后對“朋友圈”的一些感觸吧!
騰訊自2011年推出微信以來,只用了兩三年的時間其使用者就達到了六億以上,其后更是迅速的普及。其功能的不斷創新及加強,也更是日新月異。尤其是微信里的朋友圈更是每個人每天必看的,在伴隨著“朋友圈”的這些年,每個人對“朋友圈”的心路歷程也在發生著變化。下面就聊聊老孫對“朋友圈”的看法。對與不對還望大家指教!
第一個階段:在剛開始接觸“朋友圈”時,由于好友的數量不是很多,就感覺一下子拉近了朋友們的距離,朋友們的喜怒哀樂皆在眼前,愛發朋友圈的往往大事小事都往上發,旅游去了,一路風景朋友們盡收眼底;去吃飯了,一桌人員、飯菜全部曝光;家里做飯,每盤必照;評論也是非常熱鬧,有來有往。這時候朋友圈里的人基本上局限于親戚,好友,同事及緊密的客戶。關注與被關注成為看圈的動力。
第二個階段:“朋友圈”的人數逐漸增加,群的作用開始顯現,比較大的群是家人群、單位群、客戶群、鄰里群和同學或戰友群。這個時候評論互動逐漸減少,人們發朋友圈的數量減少,質量提高,獲得點贊數高成為心里的驕傲。各種心靈雞湯最為大家青睞,自己有些一觸而發的感慨噴涌而出,希望大家點贊認同。這時新鮮的思想和事情成為看圈的動力。
第三個階段:“朋友圈”繼續擴編,熟悉或有可能有商業價值的人盡收圈中,公眾號、APP大行其道,微商崛起,各種小程序應接不暇,融資功能逐漸加強,商業氣氛變濃。各種各樣的群紛至沓來,人們再發一些內容時會在“朋友圈”與各種群中斟酌,朋友權限廣泛使用。人們看朋友圈時會感到疲憊。這個階段“發現好貨”會成為大家看圈的動力。
第四個階段:“朋友圈”兩極分化,一部分人開始精簡朋友圈,一部分人開始爆炸式擴大朋友圈。尤其是想擴大朋友圈的人,基本出于商業目的,見人就加,見群就入,懸賞入群,更有甚者搜索陌生人加好友。使微商推銷類信息大量的發送。有些人開始使用多個手機號,通過不同的手機號把公事和私事分開,把朋友和商業目標分開。同時由于“抖音”和“快手”這類新媒體的對時間的“侵蝕”,人們的碎片化時間基本填滿,這個階段人們在瀏覽“朋友圈”時會有選擇的看,因為挨個看下去,會覺得非常痛苦,每天根本看不完當天的信息。對好友的分級成為必然。發“朋友圈”的人也會感覺到自己被關注的少了,實際上你的朋友可能根本就沒看到你在圈里發的東西。而且有時對一些好友的信息并不是都不想看,只是想過濾掉他的某類信息,卻又無法做到,倍感苦惱。
看圈的時間被別人蠶食,好友又不斷地增加,信息量無限的膨脹,自然會導致人們對“朋友圈”瀏覽的懼畏,很多人的看圈熱情正在消褪,與此同時群的作用得到了提升。當然騰訊在功能開發上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也在不斷地對朋友進行分級管理,力爭改善用戶的體驗,但大家普遍還是感覺我們的“朋友圈”正在離我們漸漸的遠去!
今天聊點“朋友圈”的事,好像跟咱們的坯布一點也不搭界,大家見諒,因為下次我們就聊一聊有點關系的:關于坯布營銷之——坯布微商如何應對逐漸遠去的朋友圈,這次暫且鋪墊一下,且聽下回《老孫聊坯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