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織面料工藝計算常用公式
面料規格計算工作,對于面料設計師來講,是指導工廠生產產品的依據。而對于業務員而言,則是一種與客人交流、報價、控制成本的手段,掌握了這門知識,無論對于那一類產品,在哪一種場合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核算出產品的基本成本,做到報價準確、及時,并能掌握控制成本的關鍵。
原料定量的計算
原料定量計算所牽涉的因素非常多,其中有許多工藝縮率的計算非常復雜。為了便于掌握,列出一個較小的范圍的數值提供參考。
01
經線定量
每米經線定量(g/m)=每厘米經線密度×成品門幅(厘米)×(1+工藝縮率)×(1+織縮率)×原料纖度(D)÷9000(或1/N、0.59/s)
02
緯線定量
每米緯線定量(g/m)=成品門幅(厘米)×每厘米緯線密度×(1+緯向織縮率)×(1+工藝縮率)×原料纖度(D)÷9000
以上兩式中的工藝縮率是指原料縮率與捻縮率
(1)工藝縮率之一-------原料縮率:
各種不同性能與不同工藝的紗線(絲)縮率如:
桑蠶絲浸泡工藝縮率為1.5%
絹絲染色、漂白工藝縮率為2.5%
錦綸絲自然縮率為3%
滌綸長絲自然縮率為1.5%
彈力滌綸絲加捻后高溫定型縮率100D以下為7%
彈力滌綸絲加捻后高溫定型縮率101D~149D為8.5%
彈力滌綸絲加捻后高溫定型縮率150D以上為10%
棉、麻、粘膠短纖染色、漂白工藝縮率為2%
粘膠長絲通過機漿后伸長率為3%
(2)工藝縮率之二------捻縮率:
絲線通過加捻后會變短,這是因為絲線由直變成螺旋狀扭曲,絲線變短,直徑自然會變粗,所以在長度一定時纖度會相應變粗,不同纖度、不同捻度的捻縮率亦不同。捻縮率的取得可以通過公式計算來完成,也可以查閱常用捻縮率表,一般75D長絲每厘米加10捻左右,捻縮率在2-3%左右;75D的長絲每厘米加20捻左右,捻縮率在11-12%左右;150D長絲每厘米加10捻左右,捻縮率在5-6%左右;150D的長絲每厘米加20捻左右,捻縮率在13-15%左右。
(3)工藝縮率之三----經向縮率:
織造時經線在和緯線的交織過程中會形成紗(絲)線的屈曲,這樣,一米長的經線經過與緯線的交織后就不會再形成一米長的布。絲線長與面料長的比率就是織縮率,織縮率的大小也可通過公式計算來達到。織縮率的大小與紗線的纖度、緯線密度、織物組織有關。緯紗(絲)纖度越粗,織縮率越大;織物緯密越大,織縮率越大;組織循環數越小,織縮率越大。一般普通產品(指單層織物,緯密不是特別稀或特別密的產品)在3-8%左右。(具體大小可以根據上述提到的纖度粗細、緯密大小、組織結構在3-8%之間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