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紡織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新型纖維成為紡織品的原料,由此帶來了對紡織品用纖維進行鑒別的問題。常用的纖維鑒別方法有顯微鏡觀察法、燃燒法、試劑顯色法、染色法、溶解法等。
一、顯微鏡觀察法
制作纖維的縱向片子和橫截面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纖維的縱向及橫向形態,根據形態特征差異來鑒別纖維。
二、燃燒法
不同的纖維在燃燒的過程中,火焰、煙霧、氣味、殘渣等會有所不同,因此根據纖維燃燒時和燃燒后的特征可以區分纖維種類。
三、試劑顯色法
由于各種纖維的結構不一,對碘、碘化鉀溶液的著色反應不同,可以通過觀察試劑作用后纖維的色澤、膨潤情況,來對纖維進行鑒別。這種鑒別只適用于白色纖維,有色纖維要經過褪色后才能進行試驗。試劑配制:在100毫升的飽和碘化鉀溶液中溶解碘20克,調勻后再將纖維浸漬1分鐘,經充分水洗后根據其色澤來判斷。
四、染色法
用染色法來鑒別纖維,主要是利用各種纖維對染料上色反應的不同而加以區分。染色法有冷染法和沸染法兩種。
將配方倒進50毫升乙醇中攪拌至溶解,再用蒸餾水稀釋至500毫升備用。冷染法直接將纖維投入到溶液中染色,然后以冷水沖洗纖維,擠出水分,觀察顏色進行鑒別;沸染法將纖維投入到溶液中染色,煮沸3分鐘后沖洗3次,再投入到0.1%的胰加漂T溶液中漂洗,擠出水分,觀察顏色進行鑒別。
五、溶解法
溶解法是鑒別各種纖維最為有效的方法,原理是利用各種纖維在不同化學溶劑中、不同溫度下的溶解特性來確定其品種。
可將待鑒別的纖維放入試管中,注入某種溶劑,用玻璃棒攪動,觀察纖維的溶解情況。如果纖維量極少,也可將試樣放入帶有凹面載玻片的凹面里滴上溶劑,蓋上載玻片,直接在顯微鏡下觀察。在用溶解法鑒別纖維時,應嚴格控制溶劑的濃度和加熱溫度,并要注意纖維的溶解速度。使用溶解法需要準確了解各種纖維化學特性,檢驗程序也比較復雜。使用顯微鏡觀察法和燃燒法比較直觀,但檢驗人員必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試劑顯色法、染色法操作比較復雜,可以在特殊情況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