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皺,作為服裝的一種設計元素,是近年來服裝的亮點。主要通過折疊、揉捏、堆砌或擠壓等方式改變原有平整結構形式,增加作品的體積感和層次感,從而賦予其新的生命力。
自然形成褶皺
纖維特性與縮水率差異:不同纖維的面料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像棉纖維吸濕后會膨脹,干燥時又會收縮;而絲綢在遇水后也有獨特的伸縮變化。當一塊面料由多種纖維混紡或交織,或者面料不同區域的纖維含量有差異時,在水洗、穿著過程中,因不同纖維的縮水率不同,就會產生自然的褶皺效果。比如棉麻混紡面料制作的衣物,洗滌后常出現不規則褶皺。如長時間將衣物疊放,或穿著時身體的運動、摩擦等,都會使面料表面產生褶皺。像經常穿著的牛仔服,在關節等活動部位容易出現自然褶皺。
機械加工褶皺
壓褶工藝:利用專門的壓褶機器,通過高溫和壓力使面料形成規則或不規則的褶皺。操作人員根據設計要求,調整機器的壓力、溫度和時間等參數,以及使用不同形狀的模具,可制作出各種寬窄、深淺、形狀各異的褶皺。比如在制作連衣裙時,常用壓褶工藝在裙擺、袖口等部位形成整齊的褶皺,增加服裝的立體感和層次感。
揉皺工藝:借助機械設備模擬人工揉搓的動作,對面料進行強力揉搓,使面料表面產生隨機的褶皺效果。這種方法常用于制作具有復古、休閑風格的面料,如一些復古風格的襯衫面料,經揉皺處理后,能呈現出自然、隨性的褶皺外觀。
化學處理褶皺
樹脂整理:在面料整理過程中,添加含有樹脂的整理劑,然后通過熱處理等方式,使樹脂在面料纖維間交聯固化,改變纖維的物理性能,從而使面料形成褶皺。經過樹脂整理的面料,褶皺具有較好的耐久性,能在多次洗滌后仍保持一定的褶皺效果,常用于制作一些需要保持特定褶皺造型的服裝,如百褶裙等。
液氨處理:液氨作為一種處理劑,能使面料纖維發生膨化等物理化學變化。經過液氨處理后的面料,再進行特定的后處理,可形成獨特的褶皺效果,同時還能提升面料的柔軟度、光澤度和尺寸穩定性,常用于高檔面料的處理,使面料具有獨特的質感和褶皺風格。
手工處理褶皺
折疊與縫合:通過手工將面料進行有規律或無規律的折疊,然后用針線進行縫合固定,形成褶皺。這種方法靈活性高,可根據設計需求隨意創造出各種獨特的褶皺形狀和效果,常用于一些定制服裝、手工藝品等,如中式旗袍上的盤扣褶皺裝飾,就是通過手工折疊和縫合形成的獨特褶皺造型,展現出獨特的中式韻味。
擰絞與綁扎:將面料的部分區域進行擰絞,然后用繩子、布條等進行綁扎固定,再進行染色或其他處理,待處理完成后解開綁扎,面料就會呈現出因擰絞和綁扎而形成的不規則褶皺。這種方法常用于扎染等傳統手工藝中,能創造出富有藝術感和個性的褶皺圖案和色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