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材料在公定回潮率或公定含水率時的重量叫“公定重量”,簡稱“公量”,也叫標準重量“準重”。適用于材料的交付和驗收業務上,以及計算纖維紗線的纖度與支數等細度方面。在生產上,標準重量的計算,有時根據干燥重要進行計算。
紡織原料怎么計算回潮率、紗線布匹怎么測定含水率在商業貿易中,紡織材料并不處于標準狀態,另外,即使在標準狀態下同一種纖維材料的實際回潮率還與纖維本身的質量和含雜有關,為了計量與核價需要,必須對各種纖維材料及其制品的回潮率規定相應的標準,稱為公定回潮率。應該注意,公定回潮率的值是純屬為了工作方面而選定的,它接近于標準狀態下實際回潮率,但不是標準大氣中的回潮率,我國常見纖維的公定回潮率(%)纖維公定回潮率(%)纖維公定回潮率。
幾種纖維的混合原料,混核毛條或混紡紗的公定回潮率的計算,可按混紡比加權平均。如棉:滌混紡,滌占60%,棉占40%。則混紡紗中公定回潮率= =3.64%
公定重量紡織材料在公定回潮率或公定含水率時的重量叫“公定重量”,簡稱“公量”,也叫標準重量“準重”。適用于材料的交付和驗收業務上,以及計算纖維紗線的纖度與支數等細度方面。在生產上,標準重量的計算,有時根據干燥重要進行計算。
含水率=(濕重-干重)/干重X100%。
回潮率、含水率與成紗質量及紡紗工藝的關系
回潮率不僅影響原棉的真實重量和棉纖維的性能,而且對生產工藝和成品質量都有影響。原棉回潮卒過高,在儲存過程中易于霉爛變質,在清棉、梳相等紡紗工藝過程中易扭結,增加疵點,除雜效率也低。原棉含水率過低,纖維強度低,容易被機械打斷成短纖維,增加車間飛花,降低成紗強度。影響原棉水分多少的因素,除周圍空氣的溫濕度外,主要是原棉的成熟度。成熟度高,水分少;成熬度低,水分多。低級棉成熟度差,水分一般較高。我國原棉的含水率一般在7%~11%,南方棉區的棉花含水率較高,北方棉區的棉花含水率較低。一般原棉含水率控制在7%~9%的范圍較為適宜。棉花公定回潮率為8.5%;棉花回潮率最高限度為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