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纖維也稱原纖一基質型復合纖維,它是由一種聚合物以極細的形式(島相)包埋在另一聚合物(海相)之中形成的。因分散相原纖在纖維截面中呈島嶼狀態,而連續相基質呈現出海的狀態,因此被形象地稱之為海島纖維。
海島纖維似海島形式分布,在纖維縱向上兩種組分的聚合物連續密集、分散均勻,從整根纖維來看,它具有常規纖維的線密度和長度。把可溶性的海成分溶掉后,就得到了超細的原纖束。
常用的海島法有兩種:一種是復合紡絲法,將兩種聚合物通過雙螺桿復合紡絲機和特殊的噴絲頭組件,進行熔融紡絲,其中一種聚合物有規則地分布于另一種聚合物中,可紡制長絲;另一種是共混紡絲法,將兩種聚合物共混紡絲,一組分(島組分)隨機分布于另一種組分(海組分)中,可制得短纖維。
按照纖維的一般分類,海島纖維分離后,單絲纖度只有0.05D,屬于超細纖維,常規紡絲做不到,所以具有普通纖維所不具備的特性。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