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纖維的卷曲指標是什么?
1、細度:毛纖維截面近似圓形和橢圓形,一般用直徑大小表示其粗細,是確定羊毛品質和使用價值的重要指標。
羊毛細度差異很大,最細直徑7um,最粗可達240um,表示羊毛細度的方法為:
① 品質支數:是世界各國毛紡生產中應用最廣的細度表示方法。早在18世紀,根據當時的紡紗設備和紡紗技術水平,以及對毛紗的品質要求,把各種細度的羊毛實際紡得的最高支數(英制支數)叫品質支數。以此來表示羊毛品質的好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紡織方法的改進,對紡織品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和纖維性能研究工作的進展,羊毛品質支數已逐漸失去它原來的意義,羊毛的品質支數僅表示直徑在某一范圍內的羊毛細度。
②平均直徑:羊毛細度常以直徑表示。由于羊毛粗細不均,一般測量根數較多,同質毛測量300根,異質毛測量400根,計算時按分組進行。
2、長度:由于天然卷曲的存在,毛纖維長度可分為自然長度和伸直長度。纖維束在自然卷曲下,兩端間的直線距離稱為自然長度。一般用自然長度表示毛叢長度。毛纖維消除彎曲以后的長度稱為伸直長度。在毛紡廠生產中,多用伸直長度來評價羊毛的品質。
羊毛的長度在工藝上的意義僅次于細度。他不僅影響毛紡織物的品質,更重要的他是決定紡紗系統和選擇工藝參數的依據。
3、卷曲:羊毛沿長度方向有自然的周期性的卷曲,也稱毛波,
以每厘米的卷曲度來表示卷曲的程度叫卷曲度。卷曲的形狀可分為以下幾種:弱卷曲(粗毛)、正常卷曲(細毛)、強卷曲(細毛、腹毛)
在優良品種的羊毛中,正、偏皮質層分布在毛干的兩半邊,即雙邊分布,正皮質層——外側,偏皮質層——內側。這是羊毛卷曲的根本原因。
粗長羊毛正皮質層聚集在毛干中央,偏皮質層環狀分布在四周,這種毛無卷曲。如林肯毛,馬海毛。
有些毛發,正皮質層和偏皮質層混雜分布,卷曲較大的纖維成紗過程相互抱和好,落毛率低,縮絨好,光滑緊密。
粗紡毛織品需要織物表面絨毛豐滿,手感好,強度高,因此要求粗紡毛紗松軟、強度大,最好在原料中選擇強卷曲的纖維。
精紡毛織品要求紋路清晰,光澤柔和,形狀規則,因此需要毛紗具有光滑、均勻、緊密的特點。所以最好選用正常卷曲且卷曲度密的毛纖維。
由于弱卷曲的纖維較粗,一般不做精紡。
羊毛卷曲度和形狀對羊毛制品的縮絨性有密切的關系,一般卷曲愈密,伸長率愈大,縮絨性愈好。
4、原毛凈毛率:在公定回潮率時,羊毛經過洗滌除去油汗、雜質所得純凈毛與原毛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