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繡工藝步驟,雕繡技法,抽紗工種的一種,又稱鏤空繡,亦稱“刁繡”。是抽紗中用布底繡花的主要工種,全國各地產(chǎn)區(qū)均有生產(chǎn)。針法以扣針為主,有的花紋繡出輪廓后,將輪廓內(nèi)挖空,用剪刀把布剪掉,猶如雕鏤,故名。以制作臺布、床罩、枕袋等為主。所用棉布或麻布和用線都較淡雅。如在白布上繡白花,米黃色布上繡白花等。雕繡的針法變化多種多樣,各地區(qū)具有不同的特點。江蘇各地的雕繡以常熟為代表。在制作上除扣雕外,還結合包花、抽絲、拉眼、打子、切子、別梗等工種和針法。山東煙臺地區(qū)的雕繡,通稱“棉麻布繡花”,或稱“繡花大套”、“麻布大套”等。繡法有插花、扣鎖、打切眼、梯凳、抽絲、勒圓布、衲底,打十字等。產(chǎn)品重工(即藝術加工量大)較多。浙江、廣東和北京等地區(qū)的雕繡,繡法均大同小異。一般為“扣花”。 全雕繡長臺布(局部)全此雕繡繡制的產(chǎn)品,稱“全雕繡”,或稱“全雕”、“純雕繡”。另外有“半雕繡”是與全雕相對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