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服飾講究整齊、美觀、簡樸、舒適、干凈衛(wèi)生。伊斯蘭教至圣穆罕默德曾對教民說:“你們穿白色的衣服,它是你們最好的衣服”。在當代,回族男子一般頭戴頂小口大無沿窄邊白色圓頂帽,回族在禮拜磕頭時,前額和鼻尖必須著地,戴無沿帽行動更為方便,遂發(fā)展成為一種服飾習俗。
回回帽從顏色上看,通常有白、灰、藍、綠、紅、黑等顏色,有的是純色,也有很多帶伊斯蘭風格花邊或圖案、文字的,如星月圖案、阿拉伯文的“真主至大”、“清真言”等,可根據(jù)季節(jié)和場合的不同選擇戴那種合適。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最尋常的還是以白色為尋常帽式。
回族青年男子喜歡穿白襯衣黑坎肩,黑白對比鮮明,清新、干凈、文雅,也有很多帶有精美伊斯蘭圖案和各種花色的坎肩,穿在身上給人感覺很利索、干練。滿拉和老年人喜歡穿衣襟對開的白色、青色或黑色袍子(俗稱“準白”)。
傳統(tǒng)回族男子的鞋,一般都是自制的方口或圓口布鞋,也有用麻和線自制的涼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大多數(shù)回民現(xiàn)在到商店購置各種布鞋和牛皮鞋、涼鞋等,但忌穿豬皮鞋。農(nóng)村男子的襪跟、鞋墊一般都是繡花的;刈謇先擞性壯澩鹊牧晳T。
回族婦女的衣著打扮也是很有特點的。在當代,成年婦女一般戴頂口直徑相同的無沿寬邊白色圓頂帽,老年婦女還要戴白色蓋頭(也叫搭蓋頭),有的年輕婦女還戴綠色或黑色蓋頭,穿黑色袍子等。戴綠蓋頭顯得清俊嬌麗;戴白蓋頭顯得干凈持重;戴黑色蓋頭顯得素雅端正;刈鍕D女的“蓋頭”,講究精美,大都選用絲、綢、喬其紗、的確良等高中檔細料制作。在樣式上,老年人的蓋頭較長,要披到背心處;少女和媳婦的蓋頭比較短,前面遮住前頸即可;刈鍕D女還喜歡在蓋頭上嵌金邊,繡風格素雅的花草圖案,看上去清新、秀麗、明快、悅目。蓋頭,旨在蓋住頭發(fā)、耳朵、脖頸。回族認為這是婦女的羞體,應(yīng)該加以遮蓋。回族在戴蓋頭前,有的將頭發(fā)盤在頭頂,有的留把把頭,將頭發(fā)盤在腦勺后,戴上帽子,爾后再戴蓋頭。
回族婦女的傳統(tǒng)衣服一般都是大襟為主,裝飾內(nèi)容卻很豐富。少女和媳婦很喜歡在衣服上嵌線、鑲色、滾邊等,有的還在衣服的前胸、前襟處繡花,色彩鮮艷,形象逼真,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刈迮b都是右邊扣扣子,紐子是自己用料子制作的。傳統(tǒng)回族女子的鞋喜歡在鞋頭上繡花。襪子主要講究遛跟和襪底,遛跟襪大都繡花,襪底多制成各種幾何圖案,也有繡花的。
回族婦女衣服的顏色不喜歡妖艷,一般老年人多著黑、藍、灰等幾種顏色;中、青年喜歡穿鮮亮的,如綠、藍、紅等顏色。回族婦女老少一般都備有節(jié)日服裝;經(jīng)常禮拜的人,還專門有一套禮拜服。
大部分回族女子還喜歡戴戒指、手鐲,有的還點額、染指甲等等。已婚婦女還要經(jīng)常開臉,顯得清秀、干凈;孛翊鹘渲傅闹v究與土耳其、巴基斯坦、埃及等中東阿拉伯國家的穆斯林和中國漢族的講究相同:戴無名指上表示已婚,戴中指上表示沒有對象,戴小拇指上表示已有對象還未結(jié)婚。除此以外,回族婦女還喜歡戴手鐲與耳環(huán)。傳說是在很早以前,有位回族媳婦兒養(yǎng)活著一個老婆婆,因為家里很窮,連飯都吃不飽,她就到一個商人家去打短工,給人做飯。每次和完面,這位媳婦兩手都舍不得洗手,沾兩手面偷偷回來洗掉給婆婆做面糊糊吃,這樣可以勉強果腹。過了一段時間后,突然有一天天空中電閃雷鳴、烏云翻滾,婆婆和媳婦都很害怕,媳婦不禁懺悔不應(yīng)該吃人家的東西,于是把手伸出去,把兩眼一閉,想讓雷劈掉算了。一聲巨雷響過后,媳婦睜開雙眼,發(fā)現(xiàn)自己的雙手不但絲毫未損,而且兩個手上都戴上了金手鐲。從此,回族媳婦戴手鐲也成了孝順老人的象征,F(xiàn)在有的回族女性沒金手鐲的,也可以用其他材質(zhì)的代替,如銀手鐲、玉手鐲等。
回族婦女喜歡戴耳環(huán),除了裝飾以外,據(jù)說還能使人心明眼亮;孛癞斨杏芯漤樋诹镎f:“姑娘眼睛亮,耳環(huán)子掛兩旁!边@話確有道理。眼部穴位在耳垂中央,戴耳環(huán)可以刺激耳部眼睛的穴位。
同時,回族女性還喜歡用鳳仙花染指甲。
回族的服飾民俗具有多重顯著作用:一是保護身體。這是人類生產(chǎn)、生活和生存的客觀的必然需要,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選擇不同的服飾。二是裝飾的作用。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人類美化自己的內(nèi)在需求。如男穿對襟衫,套青坎肩,女子點額,染指甲,在衣服上繡花案。三是具有宗教的作用。如回族穆斯林為了參加宗教活動,頭須纏“代斯達爾”,穿“準白”,穿“麥!币m子,婦女搭蓋頭等。
回族穆斯林特別喜歡穿綠色和黑色服裝,回族群眾認為綠色是神圣、吉祥的顏色,年輕婦女還戴綠蓋頭,穿綠褲子等;刈暹喜歡穿青坎肩,戴黑蓋頭,穿黑袍子等,既有民族特點,又有時代氣息。
扎耳眼
回族女孩子一過三歲,就要扎耳眼,如果過了九歲還沒扎,就會被別人和同伴恥笑,瞧不起。扎完耳眼后,還要給請來扎耳眼的人散“乜貼”,扎耳眼之前,家庭條件好的還要倒油干“爾麥里”,祈求真主賜給孩子平安、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