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離子滌綸絲布料
2018-06-20 14:54:12 來源:全球紡織網(wǎng)
陽離子滌綸絲布料介紹,陽離子滌綸絲全稱:cationic dyedpolyester 叫陽離子可染滌綸,屬于變性/改性滌綸,可以在110度用陽離子染料染色。
陽離子紗是屬于改性滌綸,化學(xué)名: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彈性聚酯),縮寫:PBT,在工廠也有用CD表示的。因為普通的滌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存在吸濕低,染色性能差,容易積聚靜電,易起毛等缺點,因此通常用磺酸鹽做改性劑改性成可用陽離子染料染色的改性滌綸,或在紡絲前或紡織過程中加入陽離子活性劑來制備改性滌綸,這樣的紗叫陽離子紗,這種紗就不需要像通常的滌綸那樣高溫染色(130-135℃),常溫就可以染色了。
滌綸纖維是疏水性的合成纖維,缺乏能與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堿性染料等結(jié)合的官能團(tuán)。雖然具有能與分散染料形成氫鍵的酯基,但是滌綸分子鏈結(jié)構(gòu)緊密,染料分子不易進(jìn)入纖維內(nèi)部,致使染色困難,色澤單調(diào),直接影響到滌綸面料花色品種的開發(fā)。
由于滌綸的結(jié)晶度高,纖維中只存在較小的空隙,當(dāng)溫度較低時,分子熱運動改變其位置的幅度較小,在潮濕條件下,滌綸纖維又不會象棉纖維那樣能通過劇烈溶脹而使空隙增大,染料分子難以滲透到纖維內(nèi)部。滌綸染色時通常只能用分散染料進(jìn)行染色,并且必須在高溫高壓下或借助載體進(jìn)行染色。
為了提高滌綸的染色性能,從分子結(jié)構(gòu)上考慮,提高分子鏈的疏松程度,將有助于染料分子的進(jìn)入。改善染色性能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1)與分子體積龐大的化臺物共聚;
(2)與具有可塑化效應(yīng)的化合物混合紡絲;
(3)導(dǎo)入具有醚鍵那樣的和分散性染料親和性好的基團(tuán)。
采用共聚方法改性制得的滌綸樹脂熔點低,結(jié)晶度低,纖維的熱性能和機械性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
陽離子染料可染改性方法是將滌綸染色改性劑,如簡苯二甲酸二甲脂-5-磺酸鈉(俗稱三單體,英文縮寫SIPM)與滌綸共聚,共聚后的滌綸分子鏈中引入了磺酸基團(tuán),可用陽離子染料染色,所染織物色彩鮮艷,染料吸盡率高,大幅度減少了印染廢水的排放,共聚聚酯切片又能增加抗靜電、抗起毛球及吸濕性能,是近年來改善滌綸染色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