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絲面料的區(qū)別與辯識,真絲面料與仿真絲面料有哪些區(qū)別?真絲一般指蠶絲,包括桑蠶絲、柞蠶絲、蓖麻蠶絲、木薯蠶絲等,屬于蛋白質纖維,絲素中含有18種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可以幫助皮膚維持表面脂膜的新陳代謝,故可以使皮膚保持滋潤、光滑,有人類的“ 第二皮膚” 的美稱。
仿真絲面料的材質為滌綸,滌綸是三大合成纖維中工藝最簡單的一種,價格也比較便宜。再加上它有結實耐用、彈性好、不易變形、耐腐蝕、絕緣、挺括、易洗快干等特點,為人們所喜愛。
滌綸是如何做成仿真絲效果的呢?染整中有一種工藝叫堿減量工藝,所有的仿真絲都是通過此工藝獲得。堿減量是利用濃堿液對滌綸纖維中的大分子酯鍵進行水解、腐蝕,促使纖維織物組織松弛以減輕織物重量,從而使纖維更細更柔,達到類似真絲的效果。
仿真絲面料只是在外觀、光澤、手感等效果上與真絲相似,但其舒適性是遠遠不及真絲面料的。
目前有很多小店和旅游景區(qū)經常有自稱為真絲制品的絲巾、手帕等產品以非常便宜的價格進行促銷,這些產品大多是仿真絲面料冒充真絲。對于這種仿真絲面料,專業(yè)檢測機構利用檢測手段可以輕易鑒別真假,消費者也可以從面料的外表上進行鑒別。
仿真絲面料從外表上看反光明顯,真絲則有吸光的性能,看上去順滑但不會起鏡面。此外,如果可以取得部分纖維的話,最有效的手段是燃燒法,蠶絲面料燃燒看不見明火,有燒毛發(fā)的味道;而仿真絲遇火則會起火苗,燃燒后容易熔融成團,有刺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