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紡面料織布工藝流程是什么?紡織織造工藝流程
1.整經:這道工序一般按產品特點,可分為分軸整經和分條整經兩種。
分軸整經是把一個整軸分成幾個來整,通過漿絲后再合并成一個整軸。如:一個整軸的總經是10000根。上排筒子只有1000個,那么就要分10個分軸。每個分軸的經線根數為1000根。每個分軸的門幅都要一樣寬。如果產品要求的門幅是170CM。那分軸的門幅也是170CM。
分條整經:這是應用比較多鐵整經方式。如上面說的,一個整軸的總經是10000根,上排的筒 子是1000個,那么整軸就要分10條來完成。每條經的寬度為17CM,總門幅為170CM
整經的長度一般按大園框的轉數來計算經絲的長度。這樣的長度計算方式不是很標準,因為隨著轉數的增加,大園框的外面直徑在變大,同時周長也在增加。大園框的周長一般有2。5米、4米、5米的。以4米的為多。如第一條經的轉數是100轉。那么后面的同樣也要是100轉了,不能有多或少的,多的叫長掛,少的叫短掛。長了只能剪掉,就要浪費原料,短了就要接上去,上機時織到這個位置。因為有很多結子,就很難織造了。那怕織過了,布面也是疵品了。
兩種整經方式的共同點是經絲先整到大園框上,再從大園框上盤到空盤片內。
2.漿絲:把整好的經軸拉到放上漿絲機,讓經面通過漿料槽吸漿,通過烘箱烘干。再盤到空盤片上。漿絲的目的是為了讓絲的單纖相互粘結,增加絲的斷裂強度,以利于上機的順利織造。
隨著紡織機械的發展,現在已有了整漿聯合的機器了,就是在分軸整經時,不再通過在園框和盤片的周轉了,從筒 子架上出來的絲形成經面后直接進入漿槽和烘箱。直接盤入空盤片。這樣就簡化了工序的同時,提高了效益,也提高了產品質量。但投資較大。
3.并軸;把上過漿料的分軸按要求進行合并。這樣軸與軸之間的長度會能整經和上漿時的張力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那就只有按最短的來做了,長的就只能剪掉了。
4.分絞:為便于織造時的順利,用分絞機把經絲分上下兩層,分好后用繩子穿入絞口。
5.穿綜撈筘:把一個完整的經軸拉到穿綜車間內,有專業人員,拉出經面,按分絞機分的絞,分出經線,穿入產品工藝要求的綜框內。這個過程叫穿綜。穿好綜后,再用撈筘刀把一定的經絲根數撈入筘片間的空隙內。這個過程就叫撈筘。
6.上機織造。這個過程分定筘、吊經、植紋釘、改緯密,最后就可以開機試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