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布工藝
2017-09-21 11:10:59 來源:全球紡織網
水洗布工藝,為使水洗布具有表面松弛、皺紋持久、尺寸穩定、彈性良好等風格,應在松式低張力條件下進行加工。其工藝流程為:漂染印半制品→水洗收縮→脫水烘燥→繩狀變形→浸軋樹脂壓皺→預烘→堆置→開幅→烘燥→成品。
其技術關鍵有:
(1)為保證水洗布有表面自然的特色,半制品不燒毛或輕燒毛;應不絲光或輕絲光,因絲光對棉纖維有定形效果。
(2)水洗收縮設備一般選用高溫高壓液流機,織物在機內以繩狀松弛形式反復循環運轉,不斷受到水的沖擊和浸漬,趨于收縮膨脹,手感變得柔和、豐厚;工藝條件宜為溫度100~120℃,時間15~ 30min,要注意逐步降溫。
(3)繩狀變形處理是首要關鍵。織物在浸軋樹脂前,通過自制的導布圈使之變成繩狀。導布圈的大小應根據織物的厚薄、寬窄而定。若直徑過大,則繩狀折皺小,且織物表面形成的皺紋不勻稱;若直徑過小,則易使織物擦傷。
(4)浸軋設備為經改造的軋車。處方:改性2D樹脂50g/L,氯化鎂10 g/L,有機硅柔軟劑40 g/L,滲透劑JFC 20g/L。工藝條件:二浸二軋樹脂液,軋液率80%~85%→預烘(汽壓0. 05MPa)→堆置(1h)→焙烘(160~170℃,車速20~ 25m/min)。第一次浸軋宜為微繩狀進行,第二次浸軋為繩狀進行。成品門幅控制在坯幅的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