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在全球經濟形勢低迷的情況下,我國每年7%的經濟增長在發達國家看來依然非常強勁,因此即便增速放緩,中國市場依然是最大的一塊蛋糕,加上我國紡織行業近幾年來的轉型升級,對海外進口面料的要求不斷變高,讓將中國作為目標市場的海外企業一方面把更加高端的產品推進中國市場,一方面時刻關注客戶的成長需要,以客戶為中心,力求達到中國“本土化”。
多方面的現實情況都表明,中國紡織企業對海外面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內外兼修,還要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在我國紡織面料進口來源國中,較為人們熟知的意大利、韓國、日本以及我國的臺灣,都占據了一定的份額。這四個地區的紡織面料,就有著各自不同的優勢和特點。說到高檔男裝,勢必提到意大利面料;在女裝品牌集聚的深圳,韓國面料居于首位;一旦有最前沿的纖維和創新技術,多半出自于日本面料企業;而在功能面料領域,我國臺灣企業實力不容小覷⋯⋯不同的特征為這些海外面料貼上了不同的標簽。
針對“海外面料好在哪兒”這個問題,答案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面料本身。針對不同市場的有效運作模式,高效快速的本土化步伐,新形勢下的全新市場布局,以及如何揚長避短,決勝市場突圍戰,都成為海外面料在中國市場證明自己實力的籌碼。